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中经研究 >

抗坏血酸项目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 2019-04-08 13:01:01 来源:中经纵横

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发展历程


1、定义


抗坏血酸又被称为维生素C,它由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其分子式是C6H8O6。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


2、发展历程


1912年,波兰籍美裔生物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综合了以往的试验结果,发表了维生素的理论。之后从1928年至1933年间,匈牙利的研究团队之中的约瑟夫•L•史文贝力(JosephLSvirbely)与艾伯特•圣捷尔吉(AlbertSzent-Györgyi),还有查尔斯•葛兰•金(CharlesGlenKing)这些人首先从生物中分离出维生素C而且证明就是抗坏血酸。而圣捷尔吉在1937年因为研究维生素C而获得诺贝尔生物或化学奖。


1928年北极区人类学家VilhjalmurStefansson试图证明为何爱斯基摩人能够在毫无蔬菜的饮食中不会得到坏血病,而有类似高肉类饮食的欧洲极地探险家却会出现病症。他认为那些原住民是从微煮的肉类中获得维生素C。所以从1928年开始,一年中他和他的同事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下采用完全的微煮肉类饮食;而这一年他们并没出现坏血病。


1933到1934年间,英国化学家沃尔特•诺曼•哈沃斯(WalterNormanHaworth)与艾德蒙•赫斯特(EdmundHirst),还有波兰化学家撒迪厄斯•赖希史泰因(TadeusReichstein)分别最早成功人工合成维生素C。这使得维生素C得以大量制造。而哈沃斯于1937年因为这项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34年罗氏药厂成为第一家大量生产维生素C的制药工厂。


1959年J.J.伯恩斯表示,之所以一些哺乳动物易患坏血病,是由于自己的肝脏无法产生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这是连锁四酶合成维生素C的最后步骤。美国化学家艾尔文•史东是首次利用维生素C来食物保鲜。之后他发表了一项理论,由于人类有个变种的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编译基因而无法产生该酶。


第二节 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分析


Vc除了可药用之外,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饲料和化妆品等领域。目前,全球vc消费量每年约为8万吨,消费去向主要是医药、食品及饮料、动物饲料等3大领域,其中以食品饮料行业Vc需求量最大,而动物饲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领域,潜力很大。略……


第三节 产业链概述


一、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产业链的上游产业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开始端,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的行业。而抗坏血酸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C,应用广泛,其属于医药和食品制造业的上游产业。


二、相关行业简述


1、医药业


2008年1~11月,医药行业销售和盈利保持了快速增长,中药饮片和生物制药2个子行业销售增长高于行业平均,中药饮片、化学制剂药和化学原料药3个子行业利润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8%。受化学制剂药和生物制药2个子行业增速分别加快2.5和7.7个百分点驱动,行业整体销售增速同比加快了1.3个百分点。受化学原料药和中成药增速较1~8月分别明显下降6.1和3.2个百分点影响,行业整体销售增幅较1-8月份下降了3个百分点。


2、食品业


2008年全年我国食品制造业的产值达77566.16亿元,同比增长29.51%,其中,私营企业的产值达到2270.3亿元,同比增长36.89%;外资企业的产值达到2769.15亿元,同比增长22.77%;其他类的小企业产值达到1626.06亿元,同比增长29.81%。


分产业来看,2008年我国糕点、面包制造业的产值为251.34亿元,同比增长35.3%;饼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业的产值为551.13亿元,同比增长39.71%;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业产值为514.98亿元,同比增长22.71%;方便食品制造业产值为1239.18亿元,同比增长30.22%;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产值为1555.49亿元,同比增长17.63%;罐头制造业产值为587.54亿元,同比增长30.88%;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产值为1158.92亿元,同比增长28.07%;其他食品制造业产值为1897.59亿元,同比增长39.58%。


第四节 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科学家于70年代研究生产维生素C的新方法获得成功,该法是从山梨醇到2-酮-L-古龙酸通过二步连续发酵,已于1970年用于工业生产。二步发酵法实际上是简化和缩短了莱氏路线。两步发酵法新工艺已在我国广泛应用,该法虽然工业生产历史短,但已逐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特别是以生物氧化代替化学氧化,割掉莱氏法的酮化水解反应节省了80%丙酮和其他化工业原料。该工艺简单、原料单耗低、原料成本和工厂成本均低于莱氏法,三废污染少,设施腐蚀性小,有利于安全生产。自两步发酵法开始应用后,维生素C的价格已降至每公斤3~4美元左右。由于两步发酵法较莱氏法先进,1986年瑞士罗氏药厂出资550万美元购买了这项发明。


离子束生物技术是8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创造的,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技术,并已走向世界。这一技术既可诱变出生物育种新材料,又可用于生物工程中转基因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讯员等领域的研究。离子束生物工程菌维生素C新菌株已在300吨发酵罐上达到糖酸转化率高达94.8%的水平,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两个最大的Vc厂家每年增加效益千万元,大大提高我国Vc生产的国际竞争力。略……


第五节 产品生产工艺特点或流程


VC二次发酵台成路线


第六节 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从葡萄糖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合成的Vc的研究已有所突破,并取得较大的进展。据日本盐野义株式会社报道,从葡萄糖到2-酮-L-古龙酸采用二步发酵法,第一步将葡萄糖用诱变伊文氏菌(Erwiniasp)转化为2,5-酮-D-葡萄糖钙,培养基含有葡萄糖玉米浆(NH4)2PO4和CaCO3,发酵26小时,收率为94.5%。不加分离直接进行第二步发酵,用十二烷基硫酸钠除去菌细胞后,用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SP)立体选择性还原为2-酮-L-古龙酸,收率为92.5%,总收率86%(以葡萄糖计)。略……


第七节 产品价格分析


一、价格趋势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国维生素C出口价格继续维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上涨趋势。据统计,今年1月份~6月份,我国维生素C出口总量为4.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3%,其中3月份单月出口数量最大,达到8488吨;出口金额为3.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千克7.5美元,同比增长94%,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


我国维生素C出口数量尽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但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仍然供不应求,维生素C出口价格同比增幅较大,并始终保持坚挺。


此外,全球性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维生素C价格的持续走高。


二、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维生素C是中国医药工业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2008年,我国VC出口价格增幅也较大,并始终保持坚挺,平均价格为8~10美元/公斤,这是多年来没有的现象。除了受市场需求支撑使得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外,其他因素也产生了作用:我国环保门逐渐加大了对企业节能减排等环保方面的要求,所有生产企业的产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北京奥运会造成了全国性的“奥运效应”,使得奥运会前夕几乎所有产品出口价格、出口数量都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全球性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VC价格的持续走高。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造成了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和环境的恶化,也给我国出口带来较大的冲击。但是,仅就VC行业而言,在市场供需依然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应该说金融危机对该行业影响较小,或仅在大环境上有预期影响。


三、主要销售模式


1、代理制


独立的法人组织,并与委托方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只拥有销售代理权,不拥有代理商品的所有权,即产品流和所有权流分离,履行代理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效果由委托方承担,代理商收入是佣金而不是购销差价,减轻企业库存压力,拓宽销售门路,生产企业重点放在生产和新产品的研发上,充分利用代理商渠道资源,迅速拓展市场。特别适用于跨国市场开拓,法制尚不完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出现三角债,代理商隐瞒销价,销售值以及随意提高售价,导致价格体系混乱,代理商不注重品牌形象,市场培育和新市场开拓,不注重市场长期性,市场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全面,厂家负担与风险会加重。


2、买段制


利用经营商家现成的销售网络很快进入市场,规避经营风险,特别是贷款回收风险,公司可以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内部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上,流通企业为生产企业垫付了大量资金,从而加速了资金周转,难于进行价格控制,中间商采取高价销售行为,大大提高其中间利润,难于进行宣传控制,宣传不注意品牌和形象长期性,仅进行商业炒作,不能规范买断商行为,买断商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对于新产品推出没有网络优势。


3、直营式


有全面控制市场,彻底掌握终端用户,全面提升市场铺货率,有利于实行长期战略,有利于品牌营运,品牌提升和新产品进入同一网络,能够较好控制价格体系,把握利润空间,市场信息的收集,反馈速度和效率提高,能够进行优质快速服务,能够很好进行促销实施和控制,初期进入市场阻力较大,建立网点时间较长,终端网点的收款工作较为困难。


需要极强的对营销队伍管理和控制力,直营一般采用对区域市场管理人员承包或高佣金的方式,区域管理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串货或降低售价的方式,直营的企业广告及促销实施一般由区域市场对自己进行操作,容易导致广告费用难以控制,一般既有销售功能又有促销实施和网点维护功能,但区域代表往往只注重销售而忽略网点的维护和培育,分级管理体系必须很完善,否则容易导致腐败等现象,人,财,物不能有效分离,要求公司具有完善的监控体系。


4、经销制


利用经销商的网络和销售经验,迅速拓展市场,降低网络建设费用并提高资金的回转率,经营风险较代理商小,对商家和市场控制较买断制强,厂家和经销商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厂商双方存在目标错位,观点不同,期望偏差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难以避免,对经销商的管理较难,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产生惰性,对市场的控制力较弱,企业利益流失,企业承担较多的渠道风险。


5、助销制


厂方代表全面负责区域市场内市场拓展与管理事务,组建经销商下属销售队伍或理货队伍,提供专列销售培训,提供进场费,陈列费等系列支持,公司设立专门部门保障助销理念的实施,公司提供各种实物赠品保障销售,最大限度控制零售终端,最大限度管理控制经销商,确保厂家各项市场及销售政策的高效实施,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经销商的资源,引起经销商对厂方品牌重视,与经销商结成伙伴关系,化交易营销为伙伴营销,并不是所有厂家均适用助销理念,厂方派驻代表掌控经销商及市场的能力问题。一方面由于厂方代表本身的谈判,管理,沟通等能力问题,另一方面厂商代表素质问题。


6、直销式


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交易即不需要代理商,批发商或零售商等中间环节的各种营销形式。具体包括:直接回应广告,直邮,门到门营销,邮购,电话营销,会员制直销,上门推销,网上购物,回应率高,节省广告宣传费用,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对人才具有吸引力,方便消费者,稳定地增大销售辐射面,产品的价格一般低于同质同类产品,消费者可从中得到好处,可建立用户长期的忠诚度,初期建立稳定客户群较长,前期投入的费用较大,需要强的管理能力和完善服务体系,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大,容易激发购买欲望,需要强大的客户管理体系进行支持。


7、协同销售模式


将销售过程分解,查资料,打电话,拜访签单,回访等过程分配给擅长的人员进行操作,有效发挥个人的长处,同时,公司控制整个过程,降低业务员离职分险。缺点是各个过程由不同的人操作,容易出现配合不上和协调困难的问题。谷歌在多家代理商推广,难度比较大,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不适合小公司。


8、在线销售


主要通过在线广告吸引用户上门购买,属于广告+等客上门的模式,这种类型客户主要来之两类,一类是老客户以及转介绍客户,依靠口碑来的。第二类就是广告宣传而来的客户,因此,在线销售模式第一需要有一定的客户积累基础,第二,需要有一定的广告投入。


从公司的发展阶段上看,初期一般都是通过主动出击,快速积累大量客户,等公司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客户积累后,就要开始进行一些广告的宣传,凭品牌和老客户口碑逐步开辟等客上门的销售模式,将公司的销售收入来源多元化,规避风险。


9、电话+拜访直销


这种销售方式也叫单兵直销型,这是大多数公司的模式,主要是让业务员单兵作战,自己查资料,打电话,拜访客户,签单等等。全凭业务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属于劳动密集型销售方式。这类模式容易造就英雄业务员,也容易造成业务员离职,对于公司来说控制风险大,不好控制。


四、典型企业销售渠道架构



第八节 用户分析


一、用户关注的因素


1、价格


价格可能会是用户关注的最多的因素,也是用户最先会考虑的因素了,合理的价格可能会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石,对此我们无需讨论过多。


2、质量


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注重产品质量,最终会寸步难行。为保障产品质量,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已以更高的起点,全面导入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独立于生产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从而实现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


3、可靠性


材料是影响产品质量的直接因素之一。由于材料的构造及特性,材料对环境的变化而体现不同的特性,都会引发严重的质量事故。尤其是化工产品是否环保等。


4、技术


技术主要是指技术、技能、技巧及制作工艺等方面。工艺方面一般是由产品自身决定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本身及产品的特点,往往会引发一些质量问题。所以说在不同的工艺制作时应采用一定的技术及技巧加以防范,由于操作者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或者要做技术处理时不够全面,也会引发质量问题。


不同的作业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产品质量效果,保持正确的作业方法可以生产高品质的产品。生产中要按照既定的操作规范、作业标准进行,改掉不良操作习惯,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规避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提升产品质量。


5、品牌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用户第一次在购买了一个品牌的产品,且使用效果比较好的前提下,那么他在下一次购买同样产品的概率为67.8%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品牌效应对于用户来说仍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当用户信赖一种品牌后,其后,换品牌的可能性比较小。略……

上一篇 : 木制品包装产品项目市场分析

下一篇 : 空调风机项目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