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经研究 >
喷泉喷头项目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 2019-01-07 08:54:23 来源:中经纵横
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喷泉喷头是喷泉的基本组件。喷泉拥有千变万化的水形是由于不同类型喷泉喷头组合而成的。
喷泉的基本组件是喷头。喷头的种类繁多,可归为6大类:
1.单喷嘴喷头
即一个喷头只有一个喷嘴。这种喷头最简单但用途广泛,是喷泉的最基本组件。单喷嘴喷头可分为固定式、活动式、花形及喷雾式等8种。
(1)固定式形如消防水枪,喷射的方向固定不变,或垂直向上,或倾斜呈抛物线。
(2)活动式形如固定式,在喷嘴的起端,安装有一个球形连接头,可随意转动,故喷射方向可根据设计造型要求而改变。
(3)花形喷头这种喷头喷出的水花呈花朵的形状,如呈蘑菇形、牵牛花形、扶桑花形、伞形等。
(4)环形缝隙喷头这种喷头的特点是水量少,但水形粗壮,呈管柱状,在灯光的照射下,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可呈现出七色彩光。
(5)折射喷头有两种:单向折射喷头与环向折射喷头。水自喷嘴喷出经折射后,单向折射喷头的水形呈扇形抛物面;环向折射喷头的水形呈倒碗形抛物面。
(6)离心喷头这种喷头喷出的水形,呈麻花形旋转不断向上攀升,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7)管壁缝隙喷头这种喷头是直接在输水支管的管壁开缝,水从缝隙中喷出,水形呈扇形水幕,随着水泵的叶轮旋转,扇形水幕不断闪闪跳动。这种喷头分为管壁纵向缝隙喷头与管壁横向缝隙喷头两种。
(8)扁片状喷头这种喷头是把圆柱状的喷嘴的出水口处压扁呈扁片,使喷出的水形呈薄片状。
2.多喷嘴喷头多喷嘴喷头种类繁多,大致分为3类
(1)回转式多喷嘴喷头这种多喷嘴喷头,可借助喷射水流的反作用力而旋转,喷射出的水线随之螺旋回转,煞是好看。
(2)摇摆式多喷嘴喷头这种喷头的水流喷出后,借助水流的反作用力或其他机械动力作往返摇摆运动。婀娜多姿,温柔抒情,如翩翩起舞。
(3)多喷嘴花形喷头这种喷头可喷射出如菊花形、蒲公英形、重瓣樱花形、孔雀开屏形等,配以相应的彩灯,鲜艳而晶莹,是另类于真花的变幻之一花。
3.吸气吸水型喷头
这类喷头也属于单喷头,但喷出前,在喷头内部形成真空。可将池水或大气吸入喷头,经过高速水流的切割与混合,形成微细乳化后的气泡水珠,然后喷出乳白色不透明的炼乳凝脂状水柱。
4.组合型喷头
取上述不同类型喷嘴组合在一个喷头里,可创作出组合型喷头。组合型喷头的水形比单喷头更加复杂多变。
5.喷雾喷头
这种喷头根据雾化原理可以分为两类,螺旋式与碰撞式。螺旋式喷雾喷头内部装有一个来复式导流板,使水沿来复式导流板运动;另一种为碰撞式喷雾喷头。这两种喷头喷出后形成细小的雾状水珠,犹如云朵、晨雾等形态。
(a)螺旋式喷雾喷头;(b)碰撞式喷雾喷头:(c)单喷嘴微雾喷头;(d)缝隙式六喷嘴大雾喷头。
根据喷出的雾滴大小可分为微雾喷头与大雾喷头。
(1)微雾喷头可分为单喷嘴与多喷嘴两种。微雾喷头的水力性能用连接管口径、喷嘴工作压力、流量以及喷洒直径表示。
(2)大雾喷头特点是起雾所需的工作压力低,雾滴较大,流量多,可分为锥形大雾喷头、平圆大雾喷头、折射式大雾喷头、缝隙式大雾喷头、涡流大雾喷头等种类。
6.玻光喷头与玻光跳泉、光亮泉
玻光喷头是一种特制的单喷嘴喷头,玻光喷头内置安全低压高强度光源,光源跟随水柱,光的彩色有红、黄、蓝、绿、紫5种,玻光喷头喷出的水柱宛如彩色光纤,不溅不散,可以连续喷射形成光亮泉,也可定时间排列。玻光喷头可形成五彩廊道,游客可从廊道下穿行而不湿衣。玻光喷头如安装上气动切割装置、程序控制气动切割装置,则可以成为跳泉,定时从喷头处准确地喷射到另一目的地。
7.喷头材料
因喷头需要长期浸泡在水中或暴露在大气中,并喷射出高压水柱,因此,选用的喷头材料应满足摩擦阻力小、能量损耗低、噪声低、耐磨耐久、不生锈、重量轻、易于加工制造、表面光洁美观、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比较便宜、便于维修更换等要求。
首选的喷头材料是铜材。特殊喷泉喷头如高喷、超高喷泉的喷头、水幕电影的水幕喷头等,由于喷头尺寸大、强度要求高,一般可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
喷射高度低,规模较小的喷泉,可采用陶瓷、玻璃、工程塑料或尼龙等材料制作的喷头。
喷泉喷头按结构型式分为:直射、散射、水膜、水雾、加气(水)球状、半球状、旋转、复合和特种等十种型式。按喷射水形分为:定向直射(D)、万向可调(W)、集流直射(J)、层花(C)、银缨(Y)、开展(K)、喇叭花(L)、蘑菇(M)、扇形(S)、半球(B)、锥形(Z)、玉柱(U)、冰塔(T)、涌泉(Q)、蒲公英(P)、半球薄公英(B)、旋转、复合等。
图表1 喷泉喷头喷射水形示意图
第二节 喷泉发展历程
喷泉起源很早,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就已建有喷泉。古希腊时代开始由饮用水式泉逐渐发展成为装饰性泉。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喷泉起源于伊斯兰国家的斋戒沐浴给水方法。
在伊斯兰园林中,喷泉沿轴线布置或作为局部构图的中心。文艺复兴时期喷泉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多与雕像、柱饰、水池等结合造景,如意大利伊斯特别墅的著名“百泉步道”和莱恩脱的喷泉水渠。7到18世纪,喷泉在欧洲城市盛极一时。著名的法国凡尔赛宫的太阳神喷泉,俄国彼得宫的带雕像群的大瀑布喷泉,而罗马更有3000多个喷泉,被称为喷泉之城。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力求清雅素静、富于野趣,重视对天然水态的艺术再现。18世纪,西方式喷泉传入中国。1747年清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建“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
20世纪,喷泉发展成为一种大型水景,用水柱构成各种形态。如建于1958年的日内瓦莱蒙湖大喷泉,它,用两台1360马力的水泵将水喷到145米的高空。夜色下巨型探照灯照射着银色水柱直划夜空,颇为景色壮观。日本的水力喷射动物园在一个直径10米水池内,安装着6036个旋转的喷头,能喷射出老虎狮子搏斗、老鹰羚羊厮杀等奇妙的场面。这些喷泉多是利用电脑控制水、光、音、色,使喷泉艺术进入崭新的时代。
现代的喷泉,已经是一种集声、光、电、水、力为一体的高科技产物。我国现代意义的喷泉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虽晚,发展却十分神速,有些技术在世界上具备领先地位。
第三节 产品产业链构成
产业链定义: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
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人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深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对使得在经济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递增式增加。因此,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企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图表2 产业链形成模式示意图
如图所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图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从C1点开始,而不是从坐标原点开始,意味着社会分工是市场交易的起点,也是产业链产生的起点社会分工C1的存在促进了市场交易程度A1的产生,在A1作用下,需要B1的产业链形式与它对接B1这种产业链形式的产生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社会分工就从C1演化到C2。相应地,在C2的作用下,市场交易程度从A1发展到A2,A2又促进了产业链形式从B1发展到B2。接着,按照同样的原理,B2促使C2发展到C3,C3又促使A2发展到A3,A3又促使产业链从B2发展到B3....如此周而复始,使产业链形成不断发展。
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创造产业链是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径。任何产品只有通过最终消费才能实现,否则所有中间产品的生产就不能实现。同时,产业链也体现了产业价值的分割。随着产业链的发展,产业价值由在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的分割产业链也是为了创造产业价值最大化,它的本质是体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这种增值往往来自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它是指产业链中的某一个节点的效益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产业链中的其他关联产业相应地发生倍增效应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要求是:生产效率≥内部企业生产效率之和(协作乘数效应);同时,交易成本≤内部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之和(分工的网络效应)。企业间的关系也能够创造价值。价值链创造的价值取决于该链中企业间的投资。不同企业间的关系将影响它们的投资,并进而影响被创造的价值。通过鼓励企业做出只有在关系持续情况下才有意义的投资,关系就可以创造出价值来。
喷泉喷头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喷泉喷头生产商,下游应用行业,此外还有贯穿产业链的物流配送厂家、销售厂家等。
图表3 喷泉喷头产业链结构图
略……
第四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我国GDP历史发展情况
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201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7.4%,环比增长1.4%。
统计局表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8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0亿元,增长7.8%。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
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发展情况
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28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44056亿元,增长16.3%;民间投资274794亿元,增长23.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17.9%,中部地区增长22.8%,西部地区增长2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2.5%;第二产业投资184804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投资242482亿元,增长21.0%。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8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采矿业投资14750亿元,增长10.9%;制造业投资147370亿元,增长1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744亿元,增长18.4%。全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投资71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480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7.0%,国内贷款增长14.4%,自筹资金增长20.8%,利用外资下降3.7%。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57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新开工项目389256个,比上年增加66194个。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1%。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4%。房屋新开工面积2012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1.6%。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1428亿元,增长26.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6%。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8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92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2%。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国内贷款增长33.1%,自筹资金增长21.3%,利用外资增长32.8%。
2014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83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增速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4%。
分产业看,1-3月份,第一产业投资1170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比1-2月份加快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8254亿元,增长14.7%,增速加快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8898亿元,增长19.6%,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7894亿元,增长15%,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500亿元,增长12.1%,增速加快1.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23582亿元,增长15.2%,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812亿元,增长15.1%,增速加快9.6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1-3月份,东部地区投资35264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1-2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7031亿元,增长20.2%,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5579亿元,增长19.1%,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3月份,内资企业投资64236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1-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893亿元,下降2%,1-2月份为增长2.9%;外商投资1976亿元,增长1.7%,增速回落3.5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3月份,中央项目投资2989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1-2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65332亿元,增长17.9%,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3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21938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1-2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5015亿元,增长12.6%,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95744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1-2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8.2%,增速比1-2月份加快12.9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15.3%,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5.6%,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6.2%,降幅缩小3.4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0.2%,1-2月份为增长7.7%。
三、我国进出口贸易历史发展情况
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41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22100亿美元,增长7.9%,进口19503亿美元,增长7.3%。进出口相抵,顺差2597.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1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加工贸易进出口13578亿美元,增长1.0%。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0876亿美元,增长10.1%,加工贸易出口8608亿美元,下降0.2%。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11097亿美元,增长8.5%,加工贸易进口4970亿美元,增长3.3%。12月份,进出口总额389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2077亿美元,增长4.3%,进口1821亿美元,增长8.3%。
2014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59022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9659亿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出口30025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913亿美元,下降3.4%;进口2899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746亿美元,增长1.6%。进出口相抵,顺差1028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67.4亿美元。3月份,进出口总额20314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325亿美元,同比下降9.0%。其中,出口10392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701亿美元,下降6.6%;进口992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624亿美元,下降11.3%。
四、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内在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将更有望得以实现,也必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应看到,除国际经济整体复苏缓慢、不可预测风险因素诸多外,中国经济的回升基础并不稳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风险因素较多。
第一,资金配置扭曲,价格上升。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高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快速扩张。但是,金融系统资源错配、期限错配等问题突出,资金链条不断加长,对央行的流动性政策越来越敏感,资金价格攀上新台阶。房地产泡沫和政府债务及隐形政府担保,支持货币信贷的快速扩张,大量新增资金被直接或间接配置到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2013年前9个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达55.8%,从某种程度上讲,挤出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第二,房地产市场趋势性分化,风险进一步积累。经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房地产市场区域格局发生了趋势性变化。三、四线城市呈现出住房和土地供给“双松”状态。由于住房供给持续增加,人口集聚速度趋缓,三、四线城市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在现行财政框架下,为了推动市政建设和维持财政平衡,政府仍继续供应土地,导致住房供求关系更加宽松,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房价下跌泡沫破裂迹象。与此相反,一、二线城市则呈现出住房与土地供给“双紧”状态。由于就业吸纳能力提高和公共服务较为完善,城市规模仍处于持续扩张状态,刚性需求旺盛。但这些城市住房用地占比偏低,土地和住房供给相对不足,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导致泡沫进一步膨胀。这实际上已成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最不可预测的风险点。
第三,产能过剩严重,调整缓慢。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45家企业所在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的调查,71%的企业认为目前产能过剩“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截至目前,企业设备利用率仅72%,比2012年低0.7个百分点。同时,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由于地方保护和缺乏有效退出机制,过剩产能调整进展缓慢。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
第四,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国际市场份额缩减。自2011年起,中国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开始低于GDP占全球的比重。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下降。在国内完成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2年出现十多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上述结构性矛盾和风险因素的存在,既是当前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也为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今后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守住风险底线,坚持“宏观政策稳定,微观政策放活,社会政策托底”的总体思路,稳中求进和以稳促进相结合,在维持总需求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矛盾与风险。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小银行,优化资源配置,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重视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态势,加强分类指导,减少一刀切政策,提高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健全落后企业退出机制,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努力培育新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但需要高度关注美国QE(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和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3年,中国出口增长有望小幅改善。在居民消费升级、政府增加民生支出等带动下,文化体育、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批发零售等产业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但相对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成长性行业对投资稳定增长的支撑作用尚不足,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旅游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高端餐饮娱乐场所有望积极面向市场转型,消费结构逐步改善。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上升。综合上述分析,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略高于7%的水平,这将有利于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多种有利条件。比如,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红利必将更大程度地释放,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复杂程度较高、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孕育着新优势;城市化与信息化、绿色低碳等新趋势相结合,能释放出产业升级的新动力;住、行主导的居民消费升级将持续推进,服务消费发展潜力巨大;全球化深入发展,一批人口众多的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将为中国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预测,在2020年前,中国GDP年均增长仍可保持7%左右。按照这一发展速度,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双翻番’”的目标可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有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略……
上一篇 : 镍钼矿项目市场分析
下一篇 : 液化丙烷项目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