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中经研究 >

二甲醚项目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 2018-12-19 09:44:24 来源:中经纵横

第一节 中国二甲醚行业发展状况


一、中国二甲醚行业发展现状


二甲醚(DME)是一种最简单的脂肪醚,又称木醚、甲醚,一种无色,无毒,环境友好的化合物,主要用于气雾制品喷射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另外也可用于化学品合成,用途比较广泛。制备DME的原料有很多来源:煤、天然气、石油炼制中的渣油、石油焦、生物质或其他碳氢化合物都可以作为其原料替代柴油,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因为柴油是我国油品中用量最大(2000年用量为7000万吨),也是目前缺口最大的。


目前的柴油机已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尤其是城市环境的要求,除了柴油机缸内过程的改进外,用超清洁替代燃料是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从不同原料(如石油,煤,生物质原料,渣油或石油焦)生产出DME或甲醇,使我国液体燃料经济在以石油为基础的燃料和其它超清洁代用燃料之间有一个稳定,安全和经济可接受的平衡,这种做法可以适合近期、中期、远期的市场需求,同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二甲醚行业的研究与发展是各国刚开始竞相研究的热点,也是我国能源技术未来发展一个很有希望和前景的方向。


国内二甲醚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仅有江苏吴县合成化工厂、武汉硫酸厂等少数几个厂家生产,且规模较小,年总产量仅3000吨左右。目前国内仅大陆的二甲醚生产能力就达到7万t/a左右,年产量约4万吨。中国台湾的二甲醚生产能力在2万t/a左右,年产量约1.5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二甲醚生产能力加起来一共9万t/a左右,约占全球30%,所以可以说我国已成为二甲醚生产大国。


当前,我国在建或准备建设的二甲醚生产装置规模在年产50万吨左右。其中泸天化(000912)参股公司(34%股权)10万吨二甲醚项目已经投产,G兰花(600123)10万吨二甲醚项目于今年4月底动工,G天成(600392)20万吨二甲醚项目现正进行环评。G百科(000627)公告称,为了抢抓煤基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快速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公司拟在湖北荆门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二甲醚项目,项目总投资10943万元。


从技术和市场需求上看,二甲醚产业较快发展已具备条件,而在促进二甲醚用于车用燃料以缓解汽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上,国内汽车工业协会和几大汽车生产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均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二甲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时可以替代柴油,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Ш排放标准,在这方面上海已经实现第一台二甲醚改造汽车。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经把二甲醚汽车产业化列为清洁燃料汽车攻关项目,期望通过示范运行,在世博会之前形成1000辆以上二甲醚公交车的使用规模。


此外,国际油价高企导致液化石油气价格上升,为了降低成本,有的液化气批发企业开始将二甲醚按20%左右的比例掺烧在液化石油气中。目前液化气的价格在5000元/吨以上,而二甲醚的出厂价格在4000元/吨左右,每吨便宜1000元。因此,受到液化气销售企业的追捧。


第二节 中国二甲醚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生产规模小,产业呈分散化分布


目前国内的二甲醚生产呈小规模、分散化状态,仅山东久泰、四川泸天化两家实现2万吨产量。而从国内外市场来看,2005年全球二甲醚产量仅达到20万吨左右,国内产量仅为10万吨左右,民用部分主要是掺入石油和掺入液化气,约占8万~9万吨左右;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发胶和各种喷雾剂,约占1万~2万吨左右。


二甲醚被确定为清洁型替代燃料、供求关系失衡的前提下,国内二甲醚企业一哄而起纷纷建厂投产,希望在未来的煤化工市场上分一杯羹。但是由于目前国内二甲醚生产规模小,市场成熟度低,盲目发展二甲醚也存在高风险。


2、产品技术标准不完善


目前,急需国家出台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燃料的行业标准以及产品的技术标准,否则在2007年和2008年二甲醚在建项目实现规模生产后,二甲醚的价格标准和掺烧比例标准不能确定下来,势必破坏二甲醚市场的开发。


二甲醚民用掺烧没有标准,市场供需关系将变得难以估测。目前对甲醇的掺烧比例没法控制的局面,很可能会扰乱正常的二甲醚市场。


3、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在产业政策方面,我国目前石油替代产品短缺,在山东、河南、东北地区用粮食生产乙醇可享受国家贴补,而我国还要大量进口粮食,这样的能源战略显然不符合国情。而多煤地区普遍具备生产煤基甲醇的能力,煤基二甲醚也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但是目前对于煤化工深加工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应适当扶持和扩大一批煤化工基地。


此外,对于二甲醚项目的批复要保持高度警惕。正因为甲醇、二甲醚发展前景看好,国内许多公司开始在内蒙古、山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投资开发相关项目。同时要完善二甲醚发展的产业链配套措施。二甲醚目前在我国是一个配套产业,如果没有二甲醚车辆改造、二甲醚加气站建设等一系列相关措施,二甲醚市场培育将难以进行。略……


第三节 2008-2012年二甲醚行业相关政策展望


一、国家“十一五”产业政策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二甲醚产业发展壮大,二甲醚作为煤基清洁燃料替代石油产品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促进二甲醚用于车用燃料以缓解汽柴油供应紧张的政策措施,我国二甲醚产业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为了给制定二甲醚产业发展政策作准备,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了二甲醚产业发展座谈会,就二甲醚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及替代石油类产品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了专题研讨。从化工行业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国已掌握了从甲醇生产二甲醚的可实现大型化的全套技术,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其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现在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的二甲醚生产装置规模达到年产20万吨到40万吨的经济规模。从技术和市场需求上看,二甲醚产业的较快发展已具备条件,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二甲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据了解,对促进二甲醚用于车用燃料以缓解汽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目前国内汽车工业协会和几大汽车生产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均表示了支持的态度。上海交大研究表明,二甲醚用作车用燃料可以很好地替代柴油用于压燃式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相比,二甲醚发动机优势明显,其功率比柴油机高10%~15%,热效率比柴油机高2~3个百分点,噪声比柴油机低10~15分贝。更大的优势是,它能实现无烟燃烧、超低排放,能满足欧Ⅲ甚至欧Ⅳ排放标准。


2005年上海交大、上汽集团和华谊集团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以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这台客车一次加注燃料后可行驶300公里。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经把二甲醚汽车产业化列为清洁燃料汽车攻关项目,期望通过示范运行,在世博会之前形成1000辆以上二甲醚公交车的使用规模。


二、二甲醚相关行业政策发展态势


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上看,“甲醇”不仅是一个经济词汇,更是一个政治词汇。甲醇过剩不过剩、甲醇产业有没有未来,并不取决于市场,而是取决于国家能源政策。


甲醇能登上我国历史舞台,是因为我国能源遭遇了短缺危机。这个与国家能源安全联系在一起的化工产品,也因此被赋予了一种特殊身份,变成了一种“准战略物资”。于是有了与这个符号相关联的中国“十一五”期间4500万吨/年甲醇的战略规划,以及接踵而至的对产能过剩的担忧。


甲醇如果作为替代燃料大面积推广使用,甲醇的产能过剩将成过去时。从国家替代能源的战略高度来看,二甲醚对缓解我国进口石油液化气的需求压力将起到巨大的调节作用。如果在城市周边生产二甲醚直接供给城市管网,其社会效应将非常可观。但是,这些社会效益的产生必然会对既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构成影响,单靠市场的力量显然难以推动。


美国对替代能源战略也曾热情有加。后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使得这场轰轰烈烈的替代能源运动销声匿迹。不过,对中国而言,现在的石油环境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也为甲醇作为替代能源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让甲醇企业看到希望的是,发展替代能源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也意味着,这个过程将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紧密相连。这种联系也给了甲醇生产企业一个空前绝后的战略空间——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要想在这个空间生存发展将变得非常艰难。毕竟,我国目前既有的能源供给体系已经形成,对高度垄断的市场格局的一点点改变,将付出惊人的成本,远非一个企业所能承载。


第四节 宏观因素影响


一、国家产业政策对二甲醚行业发展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促进二甲醚用于车用燃料以缓解汽柴油供应紧张的政策措施。这意味着二甲醚作为煤基清洁燃料替代石油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而政策的支持将使我国二甲醚产业的前景更加光明。G泸天化、G兰花、G天成、G百科等先后试水该产业的上市公司无疑将从中受益。


在高油价驱动下,政府已经不是能源替代的唯一推动因素,经济利益导向更成为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的主要驱动因素。


二、我国环保政策对二甲醚行业发展的影响


2007年8月21日建设部发布了编号为CJ/T259-2007的行业产品标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公告,批准该标准为城镇建设行业产品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标准的出台标志着醇醚燃料驶入快车道。在民用领域,二甲醚作为石油液化气(LPG)的替代燃料终于具有了合法身份,可以正式进入城镇作为替代燃料推广。该标准主要针对二甲醚100%替代液化气、天然气而制定的,二甲醚作为燃料需要专用燃气具。


国家标准委建议将此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补充制定二甲醚以20%比例掺烧液化气、天然气以及煤气的标准,并希望此标准与之前制定的标准共同上升为国家标准。二甲醚以20%掺烧,普通民用燃气具不需要更换,因而对二甲醚的推广更为简单、快捷。略……


第五节 全球二甲醚产能分析


一、全球二甲醚产量分析


目前全球的二甲醚产能在30多万吨,主要有杜邦、DEA、阿克苏等企业,70%左右的二甲醚用于气溶胶生产以及制冷剂和发泡剂等。二甲醚目前作为前景普遍看好的新型清洁燃料,被看作是柴油、液化气(LPG)和压缩天然气(CNG)的优秀替代品,如果作为燃料市场推广,市场需求增长将非常惊人。


二、全球二甲醚产量地区分布


目前世界上二甲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德、荷兰和日本等国,世界(不包括中国,下同)总生产能力为20.8万吨/年,产量为15万吨,开工率为72%。


世界二甲醚的主要生产厂家国别分布


三、全球二甲醚生产工艺分析


二甲醚的传统生产工艺是甲醇脱水工艺,即通常所称的两步法,亦即先生产甲醇,然后将甲醇脱水制得二甲醚。传统两步法工艺技术成熟、原料易得,是目前唯一工业化的DME生产技术,但工艺复杂、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并且生产还受甲醇价格波动的严重影响,对于大规模生产用作替代燃料经济性差。


目前,低成本的合成气一步法新工艺已分别由丹麦HaldorTopsoe、美国Airporducts、日本NKK公司开发成功,目前已达到中试阶段,预期不久可建商业化装置。与传统技术相比,新开发的一步法制二甲醚新技术由于取消了甲醇合成步骤,无论装置总投资,还是操作费用都得以大大降低,从而更具经济优势,使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二甲醚作为柴油替代燃料,从经济上成为可能,可以认为,用合成气一步法生产二甲醚燃料为边远天然气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是可行的。目前世界范围内已被证实的天然气储量为145Mm3,而实际的开采量为2.4Mm3,大约有110Mm3被白白浪费掉,因此用天然气作为原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来源是稳定的、持续的。


四、全球主要二甲醚企业产能分析


目前,世界上DME的生产大国为美、德、英等,主要生产厂家有杜邦公司、阿克苏公司、德国联合莱茵褐煤公司等,世界总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年,产量超过15万吨/年。其中杜邦公司由甲醇制二甲醚的生产装置能力为3.0万吨/年;德国联合莱因褐煤燃料公司现有二甲醚生产能力已达到6万吨/年。


欧洲生产二甲醚的厂家还有汉堡的DMA公司和荷兰的阿克苏公司,生产能力均达万吨级,澳大利亚CSR有限公司(悉尼)有1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日本早期生产二甲醚采用磷铝酸钙催化剂工艺,现住友精化公司成为日本最大的二甲醚生产厂家,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公司、日本钢铁公司(NKK)公司也有DME装置;中国台湾康盛公司二甲醚生产能力约为1.8万吨/年。


五、国外生产二甲醚成本情况


国外二甲醚生产的投资成本对比       

                                                                                                             单位:百万美元


第六节 全球二甲醚需求形势展望分析


一、全球二甲醚需求地区结构分析


目前,世界DME消费量为每年15万吨左右,消费领域主要是气雾剂、化学品中间体及燃料和溶剂等。其中气雾剂消费量占DME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欧洲则超过60%,化学品中间体占35%,燃料及其他消费领域占15%。


二、全球二甲醚需求产品结构分析


虽然DME应用领域很广泛,但是到目前为止,甲醇气相脱水法是仍是目前DME生产的主要方法,因其生产成本高而制约了其它应用领域的发展,气雾剂推进剂仍是DME当前的首要用途。


60年代以后,气雾剂产品以其特有的包装特性,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国际上气溶胶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前气雾剂产品大量使用CFCs作抛射剂,由于使用时,CFCs全部释放到大气,对大气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和地球生态环境。


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寻找CFCs的替代品,我国已从1998年起禁止气雾剂中使用CFCs(医疗用品除外)作抛射剂。CFCs的替代品现有LPG、DME、压缩气(CO2、N2、N2O)、HCFC(氢氯氟碳)、HFC(氢氟碳)。


二甲醚在气雾剂工业中的应用正以其良好的性能及相对较好的安全性能逐步替代压缩气体、氟里昂及丙丁烷气,而成为第四代抛射剂(推进剂)的主体,DME的使用量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都居LPG之后居第二位,在欧美国家气雾剂中DME的用量较大,约有25%的气雾剂以DME作抛射剂。因此,DME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1989年全世界气雾剂产量为86亿瓶,1998年全世界产量已达105亿瓶,以年均2.24%的速度增长。据估计,目前全世界DME的需求量为15万吨/年。略……


第七节 二甲醚行业企业竞争状况分析


目前,二甲醚市场暗战四起。有消息称,由中煤集团、中石化等5家企业共同出资打造的中天合创能源有限公司即将大举进入二甲醚市场。该公司计划投巨资建设一项年产30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项目,预计在2010年投产。届时,该公司将成为全球二甲醚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之一。


其实,近来在二甲醚市场上挥金如土的企业不止中天合创一家。2007年4月14日,山东久泰化工集团在连云港投资的年产100万吨的二甲醚工程开工建设。此前,该集团在内蒙古投资的年产100万吨二甲醚项目也已建设。该集团在二甲醚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被看作是二甲醚行情看涨的佐证。


此外,宁夏年产80万吨二甲醚项目、江苏徐州年产100万吨二甲醚项目等都处在筹建或立项阶段。中国市场上的二甲醚掘金热潮不断高涨。


第八节 2008-2012年二甲醚行业竞争态势预测


资料显示,目前在建、筹建、签约立项的二甲醚生产项目绝大部分计划在2010年左右正式投产。粗略计算,届时国内二甲醚的生产规模至少在1100万吨以上。目前国内二甲醚的年生产能力不到60多万吨,这意味着3年后,我国二甲醚年生产能力将是现在的近20倍。


根据国家发改委去年年底在网站上公布的《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10年我国二甲醚的年产量应为500万吨。两相对照,人们产生了二甲醚行业是否投资过热的疑虑。


我国此次二甲醚投资热潮始于2006年。受国际油价飙升的刺激,当时一批年生产能力几十万吨的二甲醚生产项目纷纷在各地上马。为了抑制各地“大干快上”的投资冲动,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7月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不再批准规模100万吨/年以下的二甲醚项目。


发改委此举意在提高二甲醚市场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促使企业革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让二甲醚更具竞争优势,降低投资风险。


目前我国二甲醚市场不存在投资过热的情况。2010年1000多万吨的二甲醚产能在市场上可以完全消化。我国民用燃料市场巨大,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随着我国百万吨级二甲醚生产项目的投产,二甲醚的价格优势将更为突出。只要价格便宜,我国二甲醚完全可以替代民用液化石油气,而民用燃料这一块的市场需求每年就不止1000万吨。


对于这些动辄几亿元、几十亿元的二甲醚项目投资是否有风险的问题,不少厂商表示,企业在准备投资前都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评估,并详细咨询过相关专家的意见。即使到时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形,企业可以进行弹性生产,减少产品的市场供应。略……


第九节 天然气制二甲醚与煤制二甲醚成本比较


二甲醚作为二次能源的生产成本,除了技术、规模等因素外,主要取决于甲醇的生产成本。我国目前基本上采用二步法生产二甲醚,新上项目的规模大部分在10~20万吨/年。


A.以天然气为原料


1500~1600M3天然气——1.5~1.6吨甲醇——1吨二甲醚


我们按目前工业用天然气价格1.10元/M3计算,每吨二甲醚的成本在2500元左右。天然气价格将是影响二甲醚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


B.以煤为原料


2.25~2.5吨煤——1.5~1.6吨甲醇——1吨二甲醚


以煤炭生产二甲醚,按照吨煤200元计算,我们估计甲醇的成本在1000元/吨左右,二甲醚的生产成本在2000元/吨左右。


相比较而言,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价格相对平稳,以煤为原料比以天然气为原料更有竞争优势。


第十节 二甲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


二甲醚主要用作气雾剂的推进剂、燃料、制冷剂、发泡剂、溶剂等等。随着油价的上涨,二甲醚作为燃料的用途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需求前景非常好。


首先,二甲醚可以替代柴油。二甲醚自身含氧,组分单一,碳链短,十六烷值高,燃烧性能好,热效率高,燃烧过程无残液、无黑烟,具有优良的压缩性,是柴油发动机理想的替代燃料。


其次,二甲醚也可用作民用燃料替代液化石油气(LPG)。同等温度下,二甲醚饱和蒸汽压低于液化石油气,因而其贮存、运输比LPG更安全;虽然二甲醚热值比LPG低,但是由于自身含氧,燃烧过程中所需空气远低于LPG,燃烧充分,不析炭,无残液,可以以一定比例掺入城市煤气或天然气中,改善燃起质量,使其充分燃烧至尽,提高热值。


2007年1-5月,中国柴油表观消费量为4995.6万吨,同比上涨5.6%,即使按5%的替代比例,对二甲醚的需求达到548万吨,数量非常可观。预计2010年和2015年,我国柴油消费量将达到,1.6亿吨和2亿吨,若按上述我国柴油消费量预测并按50%用于公路及农用车消费比例、1.41吨二甲醚替代1吨柴油、二甲醚能取代5%车用柴油,则2010年及2015年分别需燃料级二甲醚409万吨和502万吨,若2015年可以替代10%的车用柴油则需燃料级二甲醚1040万吨因此这是二甲醚最具潜力的市场。略……

上一篇 : 箱式食品烘干机(热风循环、配托盘)项目市场分析

下一篇 : 烟气调质项目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