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投资热点 >
福建厦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声色俱“活”
发布时间 2019-03-07 15:58:38 来源:中经纵横
在改革的大潮下,国家高新区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引擎”。厦门火炬高新区因改革开放而生,亦因改革开放而兴。28年的卓绝奋斗,厦门火炬高新区既在通过创新、利用创新、践行创新中开展“闪电战”,也在发展产业的底蕴里完成“行军战”。
28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投入国家高新产业布局,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理念,2018年以占厦门1%的土地,撬动了厦门41%的工业总产值,创新“加持”下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生动的发展模样。2018年,厦门火炬高新区进入国家高新区15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新的一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围绕强链群、强创新、强配套、强服务、强党建,加快构建现代化、国际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高新园区。
创新驱动 撑起高质量“越级”跳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命脉,随着创新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不断深化,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创新“杆”又添“粮”了。2019年新春伊始,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布了《厦门火炬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简称“创新新四条”,堪称“创新十条”的加强版。
此次侧重“火炬瞪羚企业”“火炬创新研究院”“火炬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火炬域外研发中心”4个内容,从“跑马圈地”式的支持创新,转向更精细化、更专业化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园区孵化发展的关键词,作为推动企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孵化器冲在第一线。厦门创新创业园的孵化场地从2000平方米增长至超过60万平方米,比过去增加了300倍。孵化场地倍增的背后,是愈加完善的创新链。厦门火炬高新区重点依托3家国家级孵化器,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模式,并建立起成果交易、公共技术平台、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支撑体系,是福建省最大的创业孵化集群。目前,园区拥有各级众创空间90家,3家国家级孵化器和2个科技企业加速器,孵化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以“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创新孵化集成模式,加速培育企业成长;支持园区龙头企业打造“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专业孵化”的研发创新模式,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生根型企业-上市企业”的培养路线进阶,持续强化园区创新驱动和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累计孵化培育1500多家企业。
从一个项目到一家企业,从稚嫩的成长形态到壮实的蜕变,离不开聚集的各类专业创新创业资源。2017年,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落地,并免费向园区新材料企业开放,提供专业的检测服务。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厦门火炬高新区汇集海洋经济优质创新要素,打造海洋专业孵化器,为涉海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适合海洋产业发展的“拎包入住”式高品质服务。无独有偶,厦门火炬高新区还持续推进IC及软件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专业加速器、游戏动漫专业孵化器、光电子专业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的建设。
近年来,从“创新十条”“智能制造十条”到“火炬创新券”,厦门火炬高新区围绕产业、服务、技术、人才、金融等多个方面提供精准服务,不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公司1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3家。园区企业明星科华恒盛、美亚柏科、天马微、快商通等以突出的创新成果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备受瞩目,这些都是园区企业轻歌纵唱的有力佐证。
供给营养素的“粮仓”是高质量发展的“起跳”台,而存放“粮食”的优质环境是实现高质量“越级”的重要条件。多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秉承“小政府,大服务,扁平化管理”的服务理念,不断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24+”的精准服务,以政府管理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乘法”。
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审批服务事项通过“智慧火炬”平台或市级平台,实现“最多跑一趟”。深入走访企业一线,全力提供“保姆式”服务,去年共协调解决企业问题1927项。着力打造“一个资本平台+四个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的“1+4+X”科技金融体系,目前已集聚300多家创投、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了超过300亿元的金融资本。同时,推出一批人才公寓,完善园区交通、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宜居宜业环境。
全程跟踪式服务为创新发展蓄积个性化力量。此外,厦门火炬高新区在打造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全环境”方面狠下功夫,2006年建成大陆首批“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大陆第一家面向台湾科技人才创业和技术转移的创新孵化基地——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多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出台并落实《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落实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全面支持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不断提升协同创新形式与质量,支持高雄市青创协会等机构在园区设立育成中心,已吸引11个台湾团队入驻孵化;引导支持清华海峡研究院、一品威客、爱特众创空间等单位在台湾设立离岸孵化器,建立更高层次的两岸融合创新机制。目前,台湾创客团队在园区不断涌现,在孵台湾创客项目数已突破200个。
两岸创新创业的斐然成绩,也更加突显厦门火炬高新区国外触角的光芒。基于创新创业的国际化趋势,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扩容境内创新创业生态,增添更多形式的创新元素和创业条件。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吸引一批优质项目入驻;通过建设厦门中以协同创新中心,与300多家以色列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孵化器建立合作;通过在软件园搭建“一带一路”加速器,加强国内互联网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通。
境内外日益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对标的是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高质量奋进发展的步伐。2018年,园区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占厦门市净增数57.7%;新增瞪羚企业35家,总数达60家,位列全国第八位,比上年跃升3位。目前,园区拥有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培育企业数199家,占厦门市45%。
赋能发展 实现产业“跨级”跑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盘棋上,高新技术产业无疑是一粒亮眼的棋子。落在闽南经济盘上的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双千亿”为抓手,以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核心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提前布局集成电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实现产业“跨级”奔跑。
从1990年12月30日的厦门岛内小东山田埂上迎来厦门产业新生的山炮,到创新要素的不断聚集聚合,其赋予产业发展的能量流愈加“丰腴”。2018年,厦门火炬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2.7%,高于厦门市10个百分点,园区平板显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保持高速增长,谱写了两岸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辉煌篇章。
在厦门,平板显示不仅是首条千亿产业链,更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内的第一大产业,其在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细分评价中排名第一。园区企业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掌握成套的低温多晶硅显示领域的关键技术,创造出2018上半年LTPS出货量及LCD全面屏出货量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天马奇迹”;电气硝子作为全球三大液晶玻璃基板供应商之一,在厦门投产的8.5代TFT液晶基板玻璃现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宸鸿科技承接了苹果公司60%以上的关键部件触摸屏制造,成为iPhone、ipad的“幕后英雄”……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的厦门火炬高新区,拥有友达光电、电气硝子、冠捷显示等多家百亿元级的龙头企业,撑起园区“半壁江山”。
谈到千亿产业链,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首次“加冕”,其中刚满20岁的厦门软件园便是承载这硬实力的主角。在2017年度43家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软件园综合排名第7名,成长性指标蝉联第1名。
目前,厦门软件园内已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与行业应用、移动互联五大行业细分领域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并在部分细分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其中动漫游戏产业排名全国第七,电子商务产业排名全国第九。2018年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年业务营收1493.02亿元,其中,软件园贡献了1001.2亿元,占厦门市软件产业营收的67%,在已投入使用的1.46平方公里的园区里,实现每平方公里营业收入近700亿元。
回溯厦门火炬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轨迹,处处可见龙头企业带来的“头雁效应”,比如集成电路产业便是近年来的“旗手”。
海峡两岸合资建设的第一座12英寸晶圆厂——联芯,2018年2月,成功试产采用28纳米High-K/Metal Gate工艺制程的客户产品,试产良率高达98%,成为我国大陆地区已投产的技术水平最先进、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圆厂。同年8月,星宸IC产业园项目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预计总投资10亿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招商、战略资本合作、专业平台建设等举措,并在财政投入、配套跟进、本土孵化培育等环节发力,助力厦门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镇。
2015年以来,集成电路产值连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园区已集聚集成电路及配套企业近200家,并初步形成覆盖芯片设计、材料与设备、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
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力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方面同样声色俱“活”。作为厦门该领域的核心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经过多年培育与发展,让厦门力量在国内外舞台上极尽光彩。港珠澳大桥上的璀璨夜景,由科华恒盛提供的高质量电力“心脏”支撑;ABB厦门工业中心正式启用,成为ABB在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麦克奥迪电气具有年产能100万件中低压电器配套绝缘件生产能力,是亚太地区输配电设备配套绝缘部件的最大制造商……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策扶持的双重影响下,园区聚集了施耐德信息技术、许继电力、明翰电气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专业配套能力强的配套企业。其中,园区电力电器产业主要以生产研发智能输配电成套设备、控制元器件、电源装置等产品为主,形成了从低压、中压到高压,从元器件、成套设备制造到专业化工艺加工,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上下游紧密关联、产品功能互补、资源互补的产业集群。
“智造”产业的破茧腾飞,更加凸显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快速蝶变的华光。在这里,戴尔由个人电脑制造商转型为全球领先的IT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宸鸿科技进军5-6英寸的中阶智慧机触控面板市场,主攻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赛凡信息用两年研发出目前国内最尖端的“NAS分布式集群系统”存储设备……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的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已形成以计算机整机、手机、数码相机定位导航等产品为龙头的一批集成制造产业,聚集了包括戴尔、联想、松下、建松等一批基础元器件、配套件、外部设备、IT服务等配套及产业链延伸企业。2018年,该产业创造了约953亿元的产值,增速超过18%。下一步将加强扩大戴尔、美图移动等龙头企业的合作,形成该领域发展的新优势。(郭伟 李幼君)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上一篇 : 广东珠海特色小(城)镇规划出台 开启小镇建设加速度
下一篇 : “灯光指数”折射京津冀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