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果酒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 2019-02-18 10:15:04 来源:中经纵横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依托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通过成熟适用技术的筛选与示范推广,支持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改善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提升入市品级;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区延伸,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以及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的引进、研发、储备、筛选和示范推广;协调争取工业与信息、科技、农业等部门安排的企业技术改造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重大关键技术推广专项等项目对产地初加工的重点支持。
本项目利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展相关资源深加工,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发展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展方向
《规划》提出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以发展劳动或资本密集型加工业、农业延伸产业、农村服务业以及与领军企业配套产业等为重点,积极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加快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引导产业集聚园区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延长产业链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发展格局。注重发挥产业集聚区整体效率,改善软硬件环境,加强运行机制建设,实现园区内产业的链式构建、企业的规模构建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中小企业职工创业园,项目果酒、保健酒与熟食的生产延伸当地农业产业链。因此,项目的建设《规划》的发展方向。
2、项目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地区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特色农产品原料资源丰富,盛产大量的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为发展果酒、保健酒、熟食等高品质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地区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和六大支柱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建设任务基本结束,已经形成了持续不断提供优质农产品的能力,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力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项目区位优势
项目区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周边八个国家接壤,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2个二类口岸,并且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品孕育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自治区实施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将有助于增强地区农产品加工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地区农产品加工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地区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企业市场开拓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大量名优特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信誉不断提升,为地区农产品加工业走向内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后发优势日益明显。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保健酒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
整个保健酒品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秘饮型阶段,主导的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病态型人群、秘饮型消费、壮阳型功效,简而言之就是一群有病或者病态的人在家里自个偷偷喝着的壮阳补肾酒,产品形态一般是传统浸泡方式生产而成;第二个阶段是自饮型阶段,主导的时间是本世纪第一个10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产品开始了日常化消费、礼品化销售和健康化诉求,保健酒开始从家里走向餐桌,代表品牌是劲酒和黄金酒,产品的形态主要是采用现在生物科技中的萃取技术,产品更加科技化。因此市场规模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很好的放大,较之上一个时期,中国保健酒才真正走向了大众;第三个阶段是聚饮型阶段,这也是未来保健酒品牌营销的方向和机会所在,这个阶段是保健酒需要进行变革的未来10年,其特点主要是以产品的高端化、消费的全民化、饮用的畅饮式为主旋律,谁将把握保健养生酒的中高端化潮流,实现保健酒养生酒畅饮化和全民化突破,其市场的规模和前景便无可限量,就能够引领保健养生酒品类的发展潮流。
2、我国保健酒的发展前景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亚健康人群数量高增长,在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渲染下,保健意识和需求不断上升,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关注都越来越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人口中,有近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只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而且这种亚健康状态人群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高消费水平的支撑下,追求健康的方式也多样化。保健养生酒作为经过国家认证的具备养生保健功效的日常消费品,也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目前,国内保健养生酒行业也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国内酒业市场的第四大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保健酒、养生酒、营养酒的消费量占酒类消费总量的比例约为12%;(并且在逐渐增加),而在我国,白酒的市场容量是5000亿元,若按12%的比例计算,我国保健酒市场规模应在600亿元左右,显然,与目前的130亿元相比,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2.2 果酒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状况
果酒生产和消费近年来也在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果酒生产者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近些年来我国果酒业结束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浙江宁波地区建成了杨梅酒和桑椹酒生产基地,西北地区的枸杞酒、天津的果酒也都进行了规模化生产和管理,“宁夏红”等果酒品牌也在市场中大出风头。
由于目前果酒酿造工艺技术的不成熟,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企业应加强与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选育专用酿造酵母,突破酿造工艺技术瓶颈,与研究单位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果酒饮料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果酒饮料国家标准的出台,行业走向规范化,必将产生飞跃式的发展。国家的酒业总体政策为“限制高度酒,鼓励发酵酒和低度酒的发展,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的发展”,这为果酒的发展带来契机。尽管果酒在酒类市场中仍属弱小品种,但果酒业正欣欣向荣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壮大。
2、行业前景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国家政策支持的提升以及果酒生产商的努力,果酒行业显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3年,果酒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亿人民币,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85亿人民币。
2.3 熟食行业分析
熟食产品以其食用方便、快捷的特点越来越成为居民家庭日常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熟食是一种老幼皆宜的产品,而且没有明显的季节需求差异,消费频次高,我国餐饮熟食市场有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随着进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忙碌着工作,忙碌着学习,忙碌着发展。再没能够花时间在做饭上,更没时间花在饮食的健康上。为了身体的健康和对饮食要求的不断完善,同时也要满足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人们的注意力开始停留在了“熟食”和“速食”身上。更多的熟食行业得到良好发展,更多的速食品得于开发。
进入21世纪,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纷纷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由于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支持,第三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并迅猛成长,社会上呈现出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共同发展的良好景象。
人们对熟食的要求也不再满足于原来的单一性,它更多的向着多元化、综合性发展。更多的熟食种类,更全的熟食口味抨击着这个全新的餐饮市场,纷纷想在这个热门行业分一杯羹。而这个行业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力和挑战性。
熟食市场的大发展为很多企业和投资者寻找到了出路,同时也为更多的人谋求了福利。熟食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一块大的市场趋势,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会更加注重熟食的健康和营养条件。
近期市场上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并颁发了相应的规定来严格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这也证实了熟食行业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趋势,是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2.4 项目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2.4.1 营销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别致的广告策划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在全国各地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产品进入超市,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销: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参加全国性的、地区性的会展,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采取现代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4.2 营销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销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