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 2019-01-30 10:46:08 来源:中经纵横
1.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当前北斗导航产业发展背景
(1)国际上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迅猛,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目前,国际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导航服务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卫星导航技术应用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2)全球竞相建设卫星导航系统,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演进。在我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同时,美国进一步强化完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欧盟、日本和印度等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也竞相发展。同时,全球卫星导航产业呈现出从单一GPS应用向多系统兼容应用转变,从以导航应用为主向导航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等融合应用转变,从终端应用为主向产品与服务并重转变三大发展趋势。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国际格局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必将促进卫星导航技术在更广泛领域深度应用,推动卫星导航及相关产业全面发展。
(3)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我国卫星导航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发展迅速,导航芯片、天线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了产品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具备区域服务能力,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全球系统建设。随着卫星导航与交通运输、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应用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产品制造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我国已成为车载导航终端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4)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面临系统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和产业发展环境亟待优化等多重压力。随着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创新性和综合性的时空信息服务需求日益强烈,未来基于短报文通信等特色优势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行业、公共服务及大众市场的应用将得到极大拓展,融合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的位置服务应用,将有力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结构升级,释放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在全球卫星导航多系统并存竞争和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仍面临突出问题:一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应用主要依赖国外系统;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地面应用基础设施整体能力不足与重复建设并存;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掌握核心技术,集成应用能力薄弱,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市场空间被严重挤压;四是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尚不健全,产业集中度低,缺少龙头企业,产业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因此,需要加快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推动民用应用系统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转移,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发展需求
随着空间技术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卫星导航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力量,是建设国家信息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支撑系统。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和国家集团不惜巨资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建立与其配套的导航应用标准体系。其中,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建成这种系统,欧洲也即将组建他们自己的系统。
我国卫星导航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局面,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快速建设时期,第二十三颗组网卫星已成功定点于赤道上空,开始正常工作。与此相配套的卫星导航相关标准也已起步发展,但距离应用需求差距巨大,针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尚属空白。随着卫星导航系统快速建设和应用领域逐步拓展,构建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制定相关应用标准,整体提高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管理和应用水平,推进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协调、有序发展,带动国防信息化建设和国民经济能力的整体跃升具有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政策的发展方向
(1)本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中鼓励类(信息产业领域: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
《通知》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中推行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政策,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能源(电力)、通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制定有关市场准入、位置安全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卫星导航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及质量监管机制,整合现有资源,推动卫星导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规范卫星导航应用服务和运营,提高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完善鼓励卫星导航产业技术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金融政策。
当前现有测绘仪器检定场,建成于2009年以前,由于受当时建设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存在着诸多缺陷。首先,没有GNSS动态的检定设施,不能满足大量动态GNSS设备的检定需要。第二,缺少真北方位基准,不能满足陀螺仪,北斗卫星等定向设备的检测需要。第三,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建设基准点位较少,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测绘仪器检定需要;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有场地面临破坏,GPS接收机检定场原有部分基准点遭到破坏,周边环境太差,直接影响数据检测,现已不能满足检定工作需要;第五,没有GNSS定位基准站。综上所述,我省现有场地已经不能满足GB16789-1997《比长基线测量规范》、JJF1214-2009《长度基线场校准规范》等对场地的要求。因此,新的检测场的建设具有急迫性和必要性。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规范建立全面反映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制度、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建立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单位名录库,加强信息统计和发布工作。编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规划目标、方向和重点,加强与相关规划、政策的衔接,明确任务和措施。
完善地理信息服务资质管理、数据使用许可、地图审核等制度以及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地理信息产业,鼓励地理信息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培育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
(4)《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推动大数据产业稳步快速发展,到2020年,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业务形态较为齐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产业载体建设顺利推进,聚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数据中心布局合理,政府数据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大数据开放与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应用水平明显提高,以大数据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支持建立和引进大数据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机构。组织实施大数据关键技术产品产业化项目,支持用于整合、处理、管理和分析大数据的关键技术产品产业化。加快推动以北斗导航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深化与大数据的结合,推动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交通运输监管、智慧旅游等应用示范,支持位置信息服务(LBS)业务发展。在产品、市场及产业链分析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及相关领域重点实施一批行业应用示范项目。
(5)《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目录(试行)》(2016-2018)提出加快推进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提升地理空间数据获取、生产和加工能力,作为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提高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的精度,更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经济民生的各行各业。将重点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北斗导航定位位置服务中心建设;北斗短基线和室内外定位试验场建设;通信卫星运营服务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测绘科技蓬勃发展,近二十多年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电磁波测距仪等测绘仪器的应用范围、规模不断扩大,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其快速、准确的优势凸显。为了推进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保障测绘生产单位测绘仪器的正常使用、确保测绘成果质量的准确可靠,使北斗定位服务更快更广泛的运用于社会经济民生的各行各业,十分有必要在我省中部的建立GNSS接收机检测场。
拟建的GNSS接收机检测场将容中心实验室、GNSS超短边基线场、短基线场(标准长度基线场)、中长基线场、动态检测场、真北方位基准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为一体,建成具有功能齐全、综合性强、设备精良、技术先进,既能检测GNSS接收机,又能检定光电测距仪、全站仪;既能检定GNSS静态仪器,又能检定动态仪器,方位测量仪器;还能对社会提供定位服务的的综合性测绘仪器检测场。可达到年检定GNSS接收机、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等各类测绘仪器5000台(套)的能力。同时检测场不仅可提供各类测绘仪器的检定服务,更能为各类控制测量提供更高精度、与全球联网的最可靠的原始起算数据和位置服务数据。同时与测绘科研、科普相结合,形成一个融检定、科研、科普为一体的综合基地。
本项目的建设是构建空间大数据和“位置云”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为“大数据”、“大扶贫”和“大旅游”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支撑,推动空间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为空间大数据产业、不动产测绘、“多规合一”及北斗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项目区条件限制,诸多缺陷促使项目的建设
现有测绘仪器检定场,建成于2009年以前,由于受当时建设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存在着诸多缺陷。首先,没有GNSS动态的检定设施,不能满足大量动态GNSS设备的检定需要。第二,缺少真北方位基准,不能满足陀螺仪,北斗卫星定向设备等的检测需要。第三,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建设基准点位较少,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测绘仪器检定需要;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有场地面临破坏,GPS接收机检定场原有部分基准点遭到破坏,周边环境太差,直接影响数据检测,现已不能满足检定工作需要;第五,没有GNSS定位基准站。综上所述,我省现有场地已经不能满足GB16789-1997《比长基线测量规范》、JJF1214-2009《长度基线场校准规范》等对场地的要求。因此,新的检测场的建设具有急迫性和必要性。
3、为支持北斗产业链下游的运营服务,我省大力发展导航产品的研究、制造,在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布局卫星导航产业、贵阳中关村科技园布局北斗卫星导航科研和位置服务产业、以及毕节布局(毕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区的基础上,力争再引进2至3个行业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链,打造“北斗产业园”,力争在形成独具特色的北斗产业体系。目前,我省北斗产业的区域性规划和建设已初见成效,贵安新区和毕节市更是奋力保持“一马当先”的发展态势。我省北斗卫星导航产品的研究、制造的技术路线符合我省“后发赶超”战略发展的要求,顺应当前北斗产业新兴市场的发展形势,支撑大数据产业重点打造的新业态。
我省在重点行业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应用示范项目,推进高精度车载导航、地理信息等重点产品的行业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迫切需要在建设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基地,为应用行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检测技术服务,推动全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2016年全球卫星导航市场的现状一览
1、全球卫星导航市场概况:GNSS设备数量已40亿部,市场规模接近2500亿欧元。
2014年全球在用GNSS设备数量为36亿部。预测到2019年,其数量将达到70亿部,相当于地球上几乎人手一部GNSS设备。智能手机继续占据GNSS设备的主导地位(2014年30.8亿部),是位置服务应用最广泛的平台,其次是道路应用(2.6亿部)。2015年全球GNSS设备数量已超过40亿部,其中亚太、北美、欧盟是最大的三个市场区域。
全球市场上GNSS设备数量增长最快的是亚太地区,预计从2014年的17亿部增长到2023年的42亿部,年均符合增长率为11%。
2、市场前景。全球GNSS下游核心市场收入,在2013年~2019年将保持8.3%左右的增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2019`年~2023年,增速将放缓至4.6%。
全球GNSS下游核心市场收入预计从2013年到2019年之间的每年8.3%放慢至2019年到2023年之间的每年4.6%。这意味着GNSS下游市场在2013年到2023年之间预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高于预测的同时期全球GDP增长率(6.6%)。
3、LBS和道路两大应用市场占据GNSS收入主导地位
个人电子消费品相关的LBS和道路导航两大应用市场占据GNSS收入主导地位,智能手机、车载设备、位置感知应用和数据服务销量的激增驱动相关GNSS市场快速增长。
在全球GNSS市场的8个细分市场中,LBS和道路两大应用市场占据GNSS收入主导地位,总占比超过91%。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品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逐渐取代专业导航设备(用于道路和航运导航)。
2.2 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定位、导航、授时和通信服务,是国家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国防的重大技术支撑系统,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2015年,中国相继发射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积极推进北斗全球系统工程建设。预计在2020年前后将实现5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全球组网,实现全球区域覆盖。
自2012年,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服务亚太地区以来,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达117%。截止2015年底,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20亿元,同比增长80.26%;北斗产业链企事业单位数量超过13000家,从业人员近40万人;获得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认定的“分理级服务单位”13家、“分理级服务试验单位”49家、“终端级服务单位”79家。目前,北斗在我国交通运输、气象、公安、民政、农业、国土等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北斗产业初具规模,已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北斗产业链。第一代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核心技术产品,性能价格比已经接近国际水平,销售量已突破了千万规模,功耗更低、体积更小、性能更优、集成度更高的新一代北斗芯片已经突破了关键技术,即将投放市场,可以满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高精度的板卡、天线等产品已在国内市场上占领了相当份额,改变了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核心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2020年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要达到4000亿元,北斗导航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提高到60%。可以预测到2020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43%。
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加快芯片及相关天线、板卡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加速北斗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高优势产品的产能与市场份额。“十三五”期间,我国北斗导航将重点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发展“两芯两端一件”,即:高精度高性能系统级芯片、通用导航芯片、导航终端和授时终端、3S软件,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同时,高精度定位技术将努力实现从“厘米级”水平向“亚米级”水平提升,并融合地基和星基增强系统,培育“亚米级”新兴应用市场。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主要集中在车船导航监控、电力及通信网络授时等领域,不能有效满足大众及行业用户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未来,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日益完善,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芯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将进入体系化发展和全球服务的新阶段。而随着航天卫星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卫星应用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相融合,拓展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民用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其中,在行业应用方面,国土规划、工程测量、资源勘察、气象预报、农业精细化生产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将逐渐推广。大众市场方面,民生关爱将成为主要增长点,北斗智能安全学生证、北斗智能安全校园管理系统平台、老人关爱卡等将成为投资重点;另外,消费端定位导航服务将从原先单一的定位功能逐步延伸到消费、娱乐、社交等众多应用领域。
2.3 项目市场规模与前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测绘科技的进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全站仪等高科技测量仪器在国防、公安、交通、水利、城建以及旅游等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高科技测绘仪器已有逐步取代传统的测量方式,主要是因为全站仪集成了测角与高精度测距的功能,而 GNSS定位技术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全天候等优良特点,因此它们被广泛应用测量的各个领域。
作为国家大数据试验区,有各类资质的测绘单位,潜在的可检定仪器市场巨大。目前,已拥有大量测量型GNSS接收机,各类全站仪,随着用户数量的膨胀,高新测绘仪器设备的普及,原有的测绘仪器检定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发展的要求,制约着测绘计量检定的准确性、权威性的发挥。所以研制一套完整的检定技术,建设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强的测绘仪器的检定基线场,开发出一套高水平的、实用的、成熟的测绘计量器具综合检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且十分迫切。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测绘科技蓬勃发展,近十几年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北斗卫星定位通信系统(CNSS)接收机、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的应用范围、规模不断扩大,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其快速、准确的优势凸显。对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全站仪等各类测绘仪器进行计量检定、校准和测试,是测绘部门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测绘保障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比长基线场和 GNSS 接收机检测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确保测绘成果质量,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基础科学研究、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测绘保障;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科技基础平台的需要,建立计量系统野外综合标准,提升我国野外大长度计量仪器的检测能力和日益增长的短中长距离仪器的检测能力。
超短基线场、标准长度基线场的建立将可以对多种电磁波测距仪和全站仪的加、乘常数、综合精度进行测定和检验;对其它野外大长度量值进行传递和对比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交通、水利、地震、测绘、城建、地质等部门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提供广泛的计量保障。
2.4 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2.4.1 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进行新颖、细致的广告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单位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体验,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广:公司将专门选取对项目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项目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使之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项目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会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4.2 推广措施
1、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2、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3、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4、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5、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6、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上一篇 : 现代中药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