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三元材料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 2019-01-29 09:40:42 来源:中经纵横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 项目提出背景
2015年2月16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的目标为:轿车动力电池的单体比能量2015年底达到200瓦时/公斤,比2010年提高一倍;2020年达到300瓦时/公斤,总体水平保持在国际前三名以内。以目前磷酸铁锂的理论能量密度为170瓦时/公斤,且以工艺水平来看,基本上没有希望达到该目标。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目前已达180瓦时/公斤,而且理论上可以达到280瓦时/公斤,被业界视为唯一可实现科技部目标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2015年9月7日,工信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其中对正极材料企业,在产能、生产工艺以及技术标准设定了较高标准。产能上要求低于2000吨,且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实际产能的50%,提升了行业介入门槛。
自然资源丰富,地质成矿条件特异,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及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蕴藏储量全国前列。
柴达木地区素有“盐的世界”之称,盐湖资源的储藏量极为丰富,拥有丰富的钾、钠、镁、锂、硼等资源,均居全国首位。已探明的保有盐湖资源储量:氯化钾7.06亿吨、镁盐210亿吨,氯化钠3317亿吨、芒硝69亿吨、锂矿1890万吨、锶矿1928万吨,均居全国首位,其中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等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
人民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转化发展方式,提高矿产资源附加值,使之形成强大的产业优势,投资建设南川工业园,同时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培育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矿产资源地附近的人员就业,增加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劳动收入及增加的财政税收,加快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及长治久安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极材料是动力电池的核心关键部分,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以及成本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技术壁垒也非常高。正极三元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价格低廉等众多优势。是具有重大经济和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目前,日韩在三元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国内有近百家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开展三元材料的研发,如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现已掌握成熟的技术,基本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电池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电池产业,对于引领电池工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 本次项目发起缘由
以优质资源为依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科技含量高、符合“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项目来提升工业园区的工业总值比重,这样才能借机达到不断优化布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该项目建成后,必将带动我国正极三元材料产业化发展,提升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能力。该项目的实施,也可实现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3.1 有助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需要
由于地理、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原因,工业十分落后,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有色金属和盐化工,一直未能得到发展。使钾、钠、锂、硼等矿种方面的资源优势一直未能就近转化为自身的产业优势。
随着南川工业园入驻企业的逐渐投产,将会在园区内形成一个所属的优质企业集群,并能将南川工业园的所有产业发展成为的优势产业,就能够很快地把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这对培育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设具有特色的工业基地、促进矿产资源区域内的人员就业、增加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劳动收入、增加的税收、加快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3.2 促进我国正极三元材料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实现产业化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及“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优质矿产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这些优势决定了西部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效益、环境系统集成,促进资源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化。
从西部资源禀赋出发,选择特色优质资源,配套关键技术,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生产也是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实现高端制造装备业的自主性、先进性,是中国制造“2025”向强国转变的第一步。原材料作为保障产品质量最基本的条件,更是我国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支撑。
本项目建设,属于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电池产业,对引领电池工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升级、保障国家重点工程、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3.3 满足我国正极三元材料市场需求,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
续航里程过短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小型锂电对于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有极为苛刻的要求不同,动力电池对于单位质量能量密度要求更高。动力电池的自重过高会反过来制约汽车续航里程,例如特斯拉Models电池重量达到0.9吨,几乎是整车质量的1/2。在具备产业化条件的正极材料中,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高,价格适中,可靠性好,被看作是乘用车领域最具前景的正极材料。
三元材料技术壁垒较高,包括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对技术要求壁垒高,目前技术专利主要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且大规模应用于乘用车才刚刚开始,行业优质三元材料还处于供应紧缺的状态。本项目的建设,是满足我国正极三元材料市场需求,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
2.3.4 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除少数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企业解决外,新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5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的需要
目前环境污染已到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矿物能源燃烧时,要放出SO2、CO、CO2、NOx等物质,对人体、农作物和环境都有害。在大气中80%的CO2来自能源,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增长,CO2释放量在快速增加。这种排放已使自然界CO2循环的平衡被打破,是地球气候变暖及形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而气候变暖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环。本项目的建设,将加快锂电池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大规模应用锂电池等新型绿色能源将有助于全球环境问题的缓解,顺应了人类对环保的呼声。
2.3.6 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
本项目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可观,能有效促进项目当地经济发展进程。
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4 项目可行性分析
2.4.1 政策可行性
根据我国《“十三五”国民经济规划发展纲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实施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以及《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规政策的要求,大力发展锂电池产业,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尽快提高锂电池发展水平。
因此,本次年产5Gwh正极三元材料建设项目的提出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并大力支持和提倡的创新产业范畴,具备政策可行性。
2.4.2 市场可行性
当前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目标客户主要集中在电动工具和电动车领域。电动工具的工作电流较大,所用动力电池一般需要在5C、10C倍率下连续放电,同时具有20C、30C下的脉冲放电能力,对电池的倍率性能要求很高。由于倍率性能良好,三元材料非常适用于电动工具动力电池。为保证电动工具轻便易携,电池体积和质量不能过大,这也是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应用于电动工具的有利因素。未来三元材料将会逐步替代磷酸铁锂,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锂电池正极材料里的主力,未来市场前景巨大。
可见该项目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投资建设十分必要。因此,此次项目建设具备市场可行性。
2.4.3 技术可行性
该项目应始终坚持实施“突出主导产品,培育特色产品”的品牌经营战略,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和“计划管理体系”构成科学管理的主框架,在创新中发展,在竞争中开拓,为该项目的顺利建成奠定稳固的基础。
本项目采用的生产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依托特质的优质资源,使用共沉淀法,实现工业化生产。该工艺适合中国的国情,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
该项目具备强劲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目前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队伍,资金实力及人才优势较强。该项目将根据项目发展需要,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和研究力量,项目建成后将领先国内国际先进技术,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
2.4.4 管理可行性
1、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本项目上马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将上新台阶,相关的管理工作量势必增大,为此,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管理提升,使企业成为一个全新的“敏捷性”经营实体。在生产管理方面,建立标准化、信息化、流程化生产控制体系;在营销管理方面,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在组织管理方面,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在人员管理方面,将管理思想转换到领导、激励、支持和信任上来;在流程管理上,减少业务运作过程中不增值环节,同时加强信息化促进流程管理清晰化。
总之,通过优化管理机制,逐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的活力,增加凝聚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推动企业持续扩张
为了支撑本项目发展,公司实施营销体系扩充工程,支撑企业业务规模扩张:
——构建大营销网络、实现市场广域覆盖;
——实施精细化营销、不同市场策略差异化;
——强化企业服务能力、市场需求反应能力。
总之,在营销层面要达到“以营销网络扩大市场覆盖面、以精细化营销探寻市场机会点、以快速响应赢取客户满意”的局面,在推进上讲求分步实施、点面搭配、温和渗透与强力突破相结合、以此保障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新的成长。
3、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确保企业技术领先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世界的脚步。公司秉承创新促领先的企业精神,将不断推进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积累企业竞争力。
2.5 分析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使项目企业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抢占更多市场先机,还可为市场提供具有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价格低廉等众多优势的正极三元材料。项目将给中国的锂电池产业注入活力,提振国内电池工业及电动汽车产业开发进程,实现新的飞跃。还将带动项目当地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激发经济内生动力,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进程,符合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我国主流正极材料对比分析
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容量、安全性和成本的最核心材料。锂离子电池主要构成材料包括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和电解液,其中正极材料占总成本的40%左右。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四种,各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图3-1 锂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对比图
磷酸铁锂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安全行好,且国内技术成熟,没有专利的困扰,在现阶段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占据核心地位,但是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是制约其发展的硬伤,在对体积和重量敏感的乘用车领域,能量比劣势被放大。三元材料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主要包括NCM(镍钴锰酸锂)和NCA(镍钴铝酸锂)两种。三元材料融合了三种材料的优点,具备协同作用,使得电池性能更好,具有容量高,安全性好的优点,但是缺点在于目前成本较高,高于镍电池,且量产难。
3.2 我国正极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续航里程过短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小型锂电对于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有极为苛刻的要求不同,动力电池对于单位质量能量密度要求更高。动力电池的自重过高会反过来制约汽车续航里程,例如特斯拉Models电池重量达到0.9吨,几乎是整车质量的1/2。在具备产业化条件的正极材料中,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高,价格适中,可靠性好,被看作是乘用车领域最具前景的正极材料。
图3-2 动力电池发展体系
在能量密度的压力下,国内车企开始向三元材料倾斜。续航里程过短是导致大量消费者不接受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补贴退坡或退出后,市场要自我良性发展必须解决“里程焦虑”这一核心问题。在当前的正极材料体系下,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过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内车企和正极材料厂商已经意识到三元材料的重要性,开始大力进行三元材料的研发。
比亚迪、北汽、吉利康迪和众泰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到了我国2/3的市场,这四家企业的选择对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路径有极大的参考意义。比亚迪过去是磷酸铁锂的坚定执行者,现在虽然没有抛弃磷酸铁锂,但已经开始大力进行三元材料的研发,定下的目标是2015年达到180Wh/kg的目标。北汽新能源则一直坚持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两条腿走路;康迪采用的全部都是磷酸铁锂,未来不排除向三元迁移的可能;众泰已经开始由磷酸铁锂向三元材料迁移。
3.3 正极三元材料的锂电池优势
1、正极为三元材料,负极为人造石墨与其他先进负极材料的混合体。
2、叠片式软包装工艺,该结构电流集流均匀、散热性好、提升了电池倍率性能。
3、采用专利技术处理的隔膜,提高了电池本体安全性,单体电池及模块经过跌落、挤压、针刺、热箱、过充过放等安全性评价试验,满足中国有关电池的标准法规要求。
4、特殊的隔膜材料提高了隔膜的保液能力及孔隙率,减小电池内阻。以1倍率电流充放电,放电深度为DOD80%的情况下进行测试,3000次循环后,容量仍能保持在85%以上。
5、25Ah动力电池的重量比能量为160Wh/kg,比磷酸铁锂电池高30%以上,可以减轻整车重量,提高续驶里程。
6、在大电流充放电时,极化小,温升低。电池可持续3C充电,5C放电(瞬间10C)的高输入输出能力。
7、合理的电解液配比与配方,电池的放电温度范围为-20~45℃,充电温度范围为0~45℃。
8、电池一致性好。采用多项专利制造工艺,粉体的前处理技术,保证了粉体混合和浆料混合的均匀性;特殊的化成工艺,保证了电池成膜的稳定性,从而确保了电池批次间的稳定性,以及电池的荷电储存性能,提高了电池一致性。电池容量标准差小于0.04Ah,配组率高,可降低系统成本。
3.4 正极三元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将直接拉动正极材料需求量井喷,2015年乘用车超过70%使用三元材料,我们预计未来三元材料在乘用车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占比将逐年提升。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为15.7GWh,三元材料电池出货量为4.26GWh,占比约为27.13%。2015年中国三元材料出货量为3.6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5.3%。
2015年全国正极材料规划投资产能达到26.8万吨,而全球正极材料市场的需求不过15万吨,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50%。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钴酸锂和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产能不足。另外,三元材料技术壁垒较高,且大规模应用于乘用车才刚刚开始,行业优质三元材料还处于供应紧缺的状态。
在3C锂电池领域,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中能量密度最高的NCA也低于钴酸锂。此外,目前高端钴酸锂已经能够做到高压实,苹果手机电池采用的就是高压实钴酸锂,而三元材料的颗粒结构目前难以做到高压实,因此在实际工艺中,三元材料能量密度无法超越钴酸锂中的高端产品。在该技术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突破前,其难以真正的取代钴酸锂,因此在3C锂电领域钴酸锂短期内还难以被替代。
对于新能源客车而言,磷酸铁锂短期内依旧是主流。与乘用车相比,公交、公路客车等大巴车行使路程固定,单次里程较短,此外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乘客数量多,安全性高于一切,因此出现电池燃烧情况时,需要更长的逃生时间。因此新能源大巴对安全性、稳定性的重视程度要高过对续航里程的追求,此外大巴本身自重大,空间大,对重量和体积的敏感性小于乘用车。磷酸铁锂性能稳定,在标准电压下发热率最低,而且铁与磷和氧的结合能力非常强,高温工作下分子也非常稳定。钴酸锂及三元材料中的钴与氧结合能力不强,高温下容易释放出氧气与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甚至爆炸。因此,磷酸铁锂短期内依旧是新能源客车的主流选择。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三元材料将会逐步替代磷酸铁锂,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锂电池正极材料里的主力,未来市场前景巨大。
3.5 正极三元材料市场前景预测
以国家2020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预测会达到220万辆,如果以这个目标来测算,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会达到84.8GWh,这比15年增长390%。按电池的类型进行拆分,结合对于渗透率的测算,到2020年三元电池的需求量可以达到55.4GWh,相对于2015年增长11.6倍。
即使假设政府对三元电池在客车上的使用不解禁,2020年三元电池需求也将会达到50.5GWh,对比2015年增长10.5倍。
图3-4 2020年三元电池需求量预测
因此预计在未来5年内,三元电池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0.04%,将带动三元电池材料行业的高速增长。
3.6 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3.6.1 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细致的广告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广: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会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3.6.2 推广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上一篇 : 电力设备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下一篇 : 环保高性能摩擦材料生产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