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可行性研究 > 案例 >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示范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 2019-01-21 10:09:12 来源:中经纵横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在我国,正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性,把循环农业放到事关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全面推进。


第二节 投资的必要性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而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诸多挑战,谋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深远,形式紧迫。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2、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3、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4、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5、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


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6、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


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单一追求高产、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7、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公司进入新产业提供了商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快。农业生产倒退,发展速度减慢,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全球粮食趋紧的今天,粮食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涉农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公司进入现代农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推行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四章 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2.4%,乡村人口达7.5亿人,其中乡村劳动力达4.9亿人,是美国、加拿大就业人口总和的2.5倍。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为3.22∶1。因此,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赋予农民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会及权利。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就是以工业化来改造传统农业,以高科技来发展农业,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种养效率,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生态循环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潜力巨大。本项目走养殖一沼一种植发展道路,建立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圈,探索我省发展生态农业,为农村环境整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效途径。


国内外市场供应现状


一、商品猪市场现状


1、国际市场供应现状


2007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058亿吨,比2006年减少1.0%。其中,巴西和智利等南美国家由于大豆、玉米作物丰收而保证了肉猪生产的饲料来源,猪肉产量有所增长;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爆发的猪瘟以及不断上涨的饲料价格,导致欧盟猪肉产量停滞不前。


2007年全球猪肉贸易量预计为500万吨,比2006年略微增长0.7%。猪肉出口方面,巴西和加拿大出口量有所增加;美国国内猪肉市场需求增加,减少的出口量并没有影响到国内猪肉市场;欧盟猪肉出口受欧元升值影响,情况并不乐观。


总之,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各个国家都优先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国际市场的猪肉出口和贸易有所减少,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2、国内市场供应现状


自2004年以来,由于农户分散式的养猪基本上无利可图,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那种“富不丢书,穷莫丢猪”的传统被打破,养猪便成了养猪场的专业化生产;由于生物能源的发展,玉米等一些粮食价格一路看涨,猪饲料的价格也就跟着上涨;因此,养猪的农户大大减少。


2006年国内母猪存栏相对有所减少,导致2007年肉猪出栏数减少,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生猪养殖、增加市场供应,但目前生猪供应紧张状况并未明显改善。


经过以上分析表明,国内的猪肉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


二、沼气工程市场现状


我国沼气利用规模可观,且发展潜力巨大。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沼气工程7.3万处,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2.7万处,年产沼气总量142.6亿立方米,折标准煤2500万吨。而据统计2009年欧盟25国沼气产生量为167亿立方米,即我国沼气利用规模已达到较大规模。同时根据相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中国沼气资源总量915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1倍,相当于7190万标准煤。


三、鱼市场现状


整体来看,中国大宗淡水鱼的产量增长速度快于世界,除鲢鱼外,其他品种的年均增长率都高于世界水平,特别是鲤鱼和鲫鱼年均增长率显著较快。


中国大宗淡水鱼产量在世界占有较大份额。2011年,中国贡献了世界全面青鱼和鳙鱼产量。中国的鳙鱼、鲫鱼、草鱼产量均占世界的97%以上。鲤鱼和鲢鱼占世界的份额在70%左右。


除了七个大宗淡水鱼以外,世界上还有几种重要的淡水鱼的生产取得了较大进步。其一是喀拉鳃(Cmlacatla),主产国为印度、缅甸等几个南亚国家,属于高档的鲤科鱼类,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养殖产量由1950年的3869吨增至2011年的241.12万吨,年均增长11.13%。其二是露斯塔野鲮(Labeorohita),主产国为印度、泰国等国,群体产量高及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等特点,养殖产量由1950年的3782吨增至2011年的144.23万吨,年均增长10.23%。其三是麦瑞加拉鲮(Ci~nusmrigala),个体大,适应性强,抗病能力较强,繁殖能力好,世界养殖产量由1950年的678吨增至2011年的34.07万吨,年均增长10.73%。


​​略……

上一篇 : 多元化复合肥研发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下一篇 : LED芯片、封装及节能灯具产业化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