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 2019-01-08 10:57:36 来源:中经纵横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政策发展背景
2015年1月,商务部等五部委发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要求到2020年,大中城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实现85%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5%以上社区及乡村实现回收功能的覆盖、85%以上的再生资源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培育100家左右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2.2亿吨左右。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中国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全国人大通过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环保及相关产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空间,据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环保产业也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支柱。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能源与资源的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与环境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
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意义。
2、建筑产业化带来机遇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定制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回收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建筑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到2020年底,城镇化率将提高17.49%,城镇化率将达45%,中央财政支持资金预计达到2.12万亿,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为建材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发展要求
1)《“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广粉煤灰分质分级利用系统化技术、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和高附加值元素技术、粉煤灰制作纤维纸浆、粉煤灰制备超细纤维等技术;研发粉煤灰提取Fe2O3、漂珠、碳粒等多重有价组分技术,突破高铝粉煤灰低能耗冶炼硅铝合金、粉煤灰制备环保材料、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路面材料技术等技术。
2)《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工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稳步上升。
以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重点,围绕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冶金尘泥、赤泥、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进深度资源化利用。
3)《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推动利废建材规模化发展,发展绿色建材产品,推进利用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废弃物和废旧路面材料等大宗固体废物生产建材。鼓励发展绿色建材产品。重点加快发展节能玻璃、太阳能玻璃、复合多功能墙体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提出到2020年,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65%以上的发展目标。
4)《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支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等。研究利用新型墙材隧道窑协同处置建筑废弃物、淤泥和污泥等。开展赤泥、铬渣等大宗工业有害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开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矿渣、电石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发展基于生活垃圾等固废的绿色生态和低碳水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中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废的品种。基于建筑废弃物生产绿色建材,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以及废旧木制品发展生物质建材。
项目以周边地区电厂废弃粉煤灰等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砌块与商品混凝土,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相关政策规划的发展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为乃至我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添砖加瓦。
3、项目的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利用资源,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目的,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构建经济循环区,通过合理构建产业链间的关联,可以加强产业链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进行有效的产业链整合,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以及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减少能耗,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消化、利用电厂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经济,主体思路清昕,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
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五年,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增速也将放缓,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顺应了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动建材行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分析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与速度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更加的广泛。加上当前我国各种资源的短缺形势,研发新型墙体材料,成为了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从建筑结构来讲,墙体是建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建筑物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而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建筑节能,减轻建筑物自重,对于房屋结构设计以及提高建筑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为改善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为节能、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1.1 新型墙体材料对于减轻建筑物自重的重要意义
建筑物承担的竖向荷载除活载之外,主要是承重结构的自重和非承重构件的自重及装饰材料的自重。要想优化房屋结构设计,必须减轻这些构件的自重,选用新型建筑材料势在必行。
1、减轻承重结构自身重量
建筑物承重结构自重在建筑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因不同结构体系不同,一般占总重量75%左右。因此,减轻高层建筑物承重结构的自重是十分必要的。可通过提高材料强度,缩小构件的断面尺寸以及降低材料容重的方法。在钢材产量丰富的国家中,建造高层建筑常采用钢结构,这是因为钢的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避免了粗梁大柱,同时也节省出大量的使用面积。若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重视采用高强轻质混凝土,来降低承重结构的自身重量。目前,国际、国内就发展高强轻质混凝土而言,一是要高标号水泥,二是要发展人工轻骨料,代替普通混凝土中的砂石骨料,人工轻骨料包括人造轻质粗骨料和人造轻质细骨料两种。其中,人造轻质粗骨料有锻烧的膨胀页岩、黏土和板岩、用机械法或水射法生产的膨胀炉渣以及烧结的粉煤灰。其中,以锻烧的膨胀页岩形成的页岩陶粒和烧结黏土形成的黏土陶粒及粉煤灰陶粒应用最为广泛。
2、减轻非承重构件及装饰材料的自重
高层建筑除减少承重结构自重外,还要改进非承重构件,这些构件只起到保温、隔热、隔气、隔声的作用,所以对非承重构件更要大力推广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石膏板、石棉板、矿渣棉板、塑料板等。比如加气混凝土就是一种利用工业废料形成的容重低的轻质多孔材料,产品成本低、保温性能好,又能大幅度降低建筑物自重,24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墙相当于640mm厚实心砖墙的保温效果,采用它来作外围护墙及内隔墙既可节能,又可减轻自重,从而优化了结构设计。新型的石膏板、石棉板以及塑料板具有很多独特的优良特性,重量轻、强度高、可塑性好、耐腐蚀性、绝缘性好等,因而在高层建筑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办公、居住等环境上有了一定的改善,所需要的建筑装饰材料也在一定的基础上得到了改善与提高。传统的装饰材料不仅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装修的过程中对建材的需求,在市场上也涌现出来一些人工合成的建材、绿色环保等那些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选用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不仅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调控,而且在一定的基础上起到了建筑节能的作用,并提高了建筑物的经济性。
2.1.2 现阶段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建筑业的进步必然要求建筑材料不仅有利于建筑物功能的改善,而且要求其能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是发展壮大建筑建材支柱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新型墙体建材,对调整建材工业的产业、产品结构,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素质和竞争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型墙体建材作为建筑建材支柱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将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建筑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需要。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黏土空心砖、掺废料的黏土砖、非黏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以及新的衍生产品等,但使用规模较小,在墙体材料中占的总比例仍然不高。只有促使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先进的墙体材料的引进以及实施,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依然非常落后,我们使用的产品档次不高,生产企业规模偏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
发展新型的墙体材料就是在确定墙体材料的有效运用上将墙体材料作为有效的主导的体系进行实施。目前,新型的墙体材料主要是在分析了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砌筑材料为主的实施质量调控,板材的运用主要是利用多种产品所并存的产品结构来实施的,不能需要分析我国当前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结构状态,对于承重中所采取的空心砖混凝土砌块的发展,非承重的材料也要进行不断地发展,而不同的地区还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的利用以及建筑的需要,建一批技术装备的先进,产品的使用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其他的施工质量调控措施的有效改善,将若干的配套生产以及供应的新型墙体的建筑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新型建材,不仅需要跨越一定的质量调整工作,还减少了工程中的开发、应用、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的各个部门的合作以及流通,在住宅产业的经济增长点的推动下,共同铸造新型建筑材料的前景工作。
2.2 商品混凝土行业分析
2.2.1 行业发展现状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据中国混凝土网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商品混凝土总产量为22.29亿立方米,与上一年基本持平(2015年为22.23亿立方米)。
从行业规模来看,截止2016年底,全国混凝土企业总数约为12808家。从区域情况来看,2016年,华北、东北地区混凝土产量分别下滑了4.61%和7.65%,下滑的主因是受下半年环保力度加大,多地搅拌站持续的大面积停产,不少在建工程也因此进度缓慢。除华北、东北地区之外,其余地区混凝土总产量均小幅增长,其中西北地区涨幅最高,增速为6.64%,超预期增长的基建计划拉动了该地区混凝土的需求。从各省市情况来看,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五省份混凝土产量居全国前五名,其中江苏省产量为2.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6%。西藏自治区2016年混凝土产量4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4.29%,增速为全国之首。
2.2.2 行业前景分析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也被列入其中,内容包括围绕实现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目标;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同时另外指出,加快城市群建设,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统筹规划建设高速联通、服务便捷的信息网络,统筹推进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共同建设安全可靠的水利和供水系统。
随着国家新政的实施,项目混凝土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按照当前出台指导意见,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监管。《意见》要求,企业必须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产和其它活动中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粉尘以及噪音、振动等污染。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能耗标准,提高资源利用和循环使用,促进清洁生产,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
当前我国大力建设,市场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量巨大。本项目生产的高性能混凝土产品工艺先进,满足其市场需求。
2.3 加气混凝土砌块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加气混凝土工业在我国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历史,“十二五”期间我国加气混凝土达到空前的发展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产品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到“十二五”末全国已建成生产企业约2000家,总设计能力约2亿立方米;总产量约为1.1亿立方米,占墙体材料产量的9%,占新型墙体材料的15%;生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的发展,我国加气混凝土已成为许多地区节能建筑的主导墙体材料。
我国加气混凝土已经形成一个包括产品生产、装备制造、配套材料生产和科研设计的完整体系,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改革的重要力量,为循环经济和低碳生活做出特有的贡献。
2、行业发展前景
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协调健康发展,必将带动加气混凝土行业大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迈进,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约7%,这必将带动加气混凝土行业大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建筑业的高度繁荣与发展,也将带动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将新造各类建筑300亿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建造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量具有节能、保温、轻质,符合节能建筑功能需求的加气混凝土。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城市建设,为加气混凝土创造了有利发展空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加气混凝土作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之一被列其中,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市场的认可。2015年工信部和住建部又发布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明确了行动目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为加气混凝土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2.4 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2.4.1 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细致的广告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广: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会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4.2 推广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上一篇 : 信息物流集散交易中心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下一篇 : 新型国产环保节能机动车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