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可行性研究 > 案例 >

养殖业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 2018-12-29 10:06:29 来源:中经纵横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不仅要发展高效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养殖业快速发展,许多农民通过规模养殖,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而国家重点支持草食动物养殖发展政策的颁布,使鹅类产业从众多的养殖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以后养殖行业中最具竞争潜力的养殖项目。近十多年来,世界养鹅业快速增长,世界鹅类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很大。鹅产业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朝阳工程。鹅是一种绿色节粮型草食家禽,其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饲养技术简单、饲养周期短、适应力强等特点。鹅浑身都是宝,鹅肉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的肉类,是天然绿色食品。鹅产品更是在许多国家都深受欢迎,鹅掌、鹅翅是美容食品,鹅血和鹅脏器是提取生物制品的原料,特别是鹅肥肝和鹅肥肝罐头是国际市场利润最高的禽类产品。鹅羽绒制品质地轻柔,保暖能力强。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对羽绒及制品需求巨大。因此发展鹅产业,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多、见效快、收益高的短、平、快的朝阳项目。我国鹅类产业无论在品种还是数量在世界上都占有首要的位置,在我国鹅类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鹅是一种以草食为主的水禽,凡是有草地和水源的地方都可以饲养,鹅的觅食能力很强,可以充分利用盐碱荒地、沟渠河滩、荒山坡地以及收获后的田间进行放牧。二是鹅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中国不仅是养鹅生产大国,而且也是鹅产品消费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类结构的重新认识以及烹调技术的传播,鹅肉产品国内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鹅肉在2012年全球肉类排行榜上已经是排行第一名。除此之外,鹅肫、鹅蹼及鹅肠经加工后更是别有风味,其需求量逐步扩大。鹅肥肝被誉为世界三大美味之一,容易消化吸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鹅羽绒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


虽然近年来,我国鹅类产业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鹅的选育研究投入较少。虽然我国具有丰富的鹅种资源,但群体整齐度差,不能满足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发展需要,影响了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


2、肉鹅良种繁体系建设一片空白。我国规模化养鹅生产起步迟、饲养规模小、生产设施简陋,育种手段落后,技术人员匮乏,导致优良鹅种的供种能力不足,生产性能不稳定,严重制约了鹅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3、鹅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尽管我国目前加工的鹅产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这些均属初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而且产品的保存期较低。这些状况制约了养鹅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出口创汇能力。市场的巨大缺口,适合发展的优良条件,现在鹅类生产存在的问题都为建立大型种鹅繁育基地和肉鹅深加工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信誉求形象,重视市场信息,重视技术进步,重视新领域的开发。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支农、惠农的基本国策,而且可以拓展企业的发展领域,同时可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开发东北市场的潜力,机遇难得。因此,通过扩产以实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开拓新生产领域和积极投资现代农业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现有规模难以符合现有市场需求,因此,进行本项目扩大再生产建设。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相关政策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技术的发展提高,市场需求量的逐渐增加,国家提出重点扶持草食动物养殖发展,减少人畜争粮。鹅是一种绿色节粮型草食家禽不于人争粮,不与畜、禽争饲料,鹅类产业是符合国家扶持政策的一个经济效益很高的项目。黑龙江省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鹅类产业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发展鹅类产业,促进发展节粮高效畜牧业总战略的实施


鹅属于草食水禽,开展鹅的育种和产业化开发,符合我国发展节粮高效畜牧业的总战略,对充分发挥利用当地资源,如农作物副产品、荒山野草等,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种草业,增加绿色植被,有利于保护生态。同时鹅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强,耐粗放饲养,产品综合利用价值高,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过剩、饲粮不足且农作物秸秆丰富等情况,发展鹅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生态要求。


3、发展鹅类深加工产业,满足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


21 世纪是人类健康的世纪,食品科学的主旋律是绿色、安全、营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文化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注重食品品质的选择。鹅为草食动物,抗病力很强,生长发育快,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添加剂使用少,且鹅肉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脂肪含量比较少,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多,容易消化吸收,因而其产品为上等的绿色食品,符合人们对集营养、保健、安全于一体的食品的要求,必将长兴不衰。因此,发展鹅类深加工产业符合人们的消费趋势。


4、发展鹅类产业,可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随着鹅类产业的不断振兴,我国养鹅业不断发展,鹅的深加工产业持续迅猛发展,而公司采用的“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为农民提供了优良的鹅苗,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成品鹅的订单收购,为农民养鹅免去了后顾之忧,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地区养殖产业带,极大的促进了当地农村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为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公司以优惠价格为养殖农户提供优质鹅苗,经过65-70天饲养,农户即可出售,每只平均获利30-35元左右,每年可养殖3-4季,为农户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每千克纯绒市场价是580元左右,因此本项目的建立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是帮助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


5、利于安排农民工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消耗当地剩余的劳动力,有利于减缓地方就业压力。同时倡导农民自主创业,着力培育农村专业养殖大户和创业群体,发挥农民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财富增值效应,同时鼓励返乡打工者积极创业,达到“以创业促就业,以个体带群体;创业一方,致富一片”的效果。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6、发展鹅类产业,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肉鹅养殖的高收益直接带动了鹅苗的发展,鹅苗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经典营销模式又为鹅苗的销售确定了固定且稳定并持续增长的消费群体,随着农民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业的持续振兴,鹅苗的效益持续良好。同时企业的肉鹅深加工项目的不断发展,其鹅肉综合加工、鹅肥肝的产业化生产、鹅羽、绒的综合利用,生物科技物的技术开发等一系列生产线不断扩大建立,企业的产品将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必然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符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规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进行扩大再生产建设。


项目实施后,将有利于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养殖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当地养鹅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利于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行业分析


2.1.1 我国食品行业概况


未来几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仍处于略机遇期,既存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证食品安全等重大挑战和压力。“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保障安全和营养健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食品产业,提高食品产业对社会的贡献度,巩固食品产业在新时期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支柱地位。


预计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3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100%。国内将培育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大型食品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重点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50家以上;中小食品企业发挥专、精、特、新的优势,逐步实现良性发展,继续淘汰一批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形成各类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食品安全和营养水平明显提升,成为首要的发展目标。《规划》从六个方面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分别为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监)测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在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方面,粮食加工业依然是“十二五”期间的重中之重。在东北、长江中下游稻谷主产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大米主销区以及重要物流节点,大力发展稻谷加工产业园区,形成米糠、稻壳和碎米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重组和建设一批日处理稻谷800吨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


预计到2015年,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9万亿元,年均增长12%;形成10个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日处理稻谷200吨以上企业的产量比重提高到60%以上,日处理小麦400吨以上企业的产量比重提高到65%以上,均比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肉类总产量2015年将达到8500万吨,肉类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达到150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屠宰产能淘汰50%,其中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大中城市和大中型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全面推行ISO9000和ISO22000等管理体系。形成10家100亿以上的大企业集团,肉类行业前200强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集中度达到80%,培育出2-3个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肉类食品企业。


2.1.2 我国鹅产业现状分析


1、鹅业生产及消费现状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水禽产量占世界的60%以上,其中鹅的产量约占世界的86%。由于鹅以饲喂青绿饲料为主,很少使用药物,在消费者心目中已逐步将鹅肉列为绿色、安全食品,消费量以最快的速度上升。分析鹅的消费习惯,从南到北,广东省的鹅消费主要集中在汕头地区,以食肉为主,节日、红白喜事和待客是消费主导方式。市场加工鹅主要是红烤和白切;鹅头、鹅脚的在饭店销售价格高,属高挡消费食品。


2、鹅肥肝、绒裘的产业发展


鹅肥肝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鹅产品,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美味极品。它是以特定的饲料及特别的饲养工艺技术,在活鹅体内培育的脂肪肝(鹅肥肝)。鹅肥肝质地细嫩、风味鲜美、浓腴、奇特,鹅肥肝比一般肝重量增加十倍,其中脂肪含量在一半以上,绝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65-68%)。鹅肥肝中含脂量高达60-70%左右,其脂肪酸组成是:软脂酸碱21-22%、亚油酸的1-2%、16碳花生四烯酸性3-4%、肉豆蔻酸1%,每100克肥肝中卵磷脂含量高达4.5-7克,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9-13.5克。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卵磷脂是当今国际市场保健药物和食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它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延缓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功效;而亚油酸为人体所必需,且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鹅肥肝等高挡营养保健食品是人类今后消费的主导方向,发展鹅肥肝生产是长期、稳定、高效益的产业。


欧美消费者不仅将其视为高档营养食品,还以吃鹅肥肝夸富显贵,凡盛大庆典或宴请贵客,鹅肥肝作为一道久负盛名的传统菜,总是以法式套菜中的头牌身份出现。日本人素来不喜吃动物内脏,但当有报道指出吃鹅肥肝是法国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全国开始掀起了吃鹅肥肝的热潮,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消费量将超过法国而居世界之首。


今后的若干年内鹅肥肝生产会持续不断地发展,我国具有生产鹅肥肝的多方面优势。首先,鹅肥肝是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市场上的抢手货,每公斤优质冰鲜品已接近100美元,而经过包装后销往国外,价值更高。我国在鹅肥肝生产设备成本和劳动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业利润可观。早在八十年代初,法国戴尔佩拉公司等国外专家就在我国开展肥肝填饲技术培训,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企业开始试验和试生产,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已批量对外销售,我国鹅肥肝生产的工艺技术已经成熟,有大量生产鹅肥肝的能力。


其次,欧洲国家生产鹅肥肝用的欧洲鹅种繁殖率低(每只年产30-50个蛋),而我国历来是世界养鹅大国,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鹅种产蛋率高,为高效生产肥肝提供了有利条件。生产同样标准的肝肝鹅,其繁殖成本仅是欧洲鹅种的30-50%。


第三,鹅肥肝产业属于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结合型产业。填肥虽然利用机械进行,但精细、辛苦的劳动工作量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鹅肥肝生产具有成本优势。特别是欧洲国家实行动物保健以来,已明文规定禁止对鹅填肥,所需的鹅肝必须从国外进口,而我国是首选国家。


第四,我国生产的鹅肥肝深加工产品如肥肝酱、高压鹅肥肝等工艺技术成熟,已投入市场,并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鹅绒裘是一种新型裘皮材料,它具有新颖、可多种颜色着染、其皮质柔软、坚实、外附的鹅绒外型美观、有明显的飘动感、保温效果极佳,我国已有多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发明创造专利。可用于研制生产“裘皮”的帽子、围脖、粉扑、披肩、褥子等,同时将在军用内衣、登山滑雪运动衣、高寒野外防寒用品领域广泛应用。


2.2 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鹅类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我国鹅产业存在大而不强的弱点,产业发展水平、产品质量、产品品种与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现,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


1、我国鹅业育种工作滞后产业化要求


中国具有丰富的鹅种资源,但长期以来,各地方品种多采用闭锁繁育,没有形成科学的选育制度和培育方法,投入资金少而且分散,品种(系)选育和配套系杂交利用刚刚开始,传统品种已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要。虽然,经过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培育出了一系列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系),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鹅种的选育程度还比较低;同一个品种内的个体,在遗传结构、核心群数量、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因素已经制约鹅业的发展。因此急需建立大型种鹅培育基地,培育优质种鹅,孵化高效优质鹅苗满足养殖需要。


2、鹅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加工的鹅产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这些均属初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而且产品的保存期较短。这些状况制约了养鹅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出口创汇能力。 当前,由于鹅生产产业链连接不畅,企业规模小,分散经营,初加工产品品种雷同,深加工程度低,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市场的发展,所以走产业化道路、完善产业链条、做强做大企业、大力发展鹅产品深加工是发展鹅产业的必经之路。


3、加工龙头企业分布不均匀


目前,我国鹅的屠宰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少数几个地区,北方龙头企业很少,导致南方鹅源缺乏,北方养鹅户却找不到收购厂家,或者被中间商贩低价收购,大大挫伤了农户养鹅的积极性。山东、河南等北方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河流水库丰富,交通方便,气候适宜,疫病发生率较少,是发展养鹅业良好地域。为此,当地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在该地区创建鹅饲养、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以带动该地区养鹅业的快速发展。


4、市场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禽类信息体系尚未形成,农户和小规模生产者获得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难以准确判断评估市场的供求关系、风险、生产成本和收益,往往造成盲目生产、销售困难重重、经济损失惨重。市场信息体系能够帮助生产者了解国内外鹅产品的供求关系、贸易水平、价格变动趋势、产品品质要求、相关产业动态,以指导生产经营者制订生产计划,避免盲目生产造成损失。因此,信息技术在鹅类产业中的充分利用,是解决我国鹅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3 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鹅养殖业的繁荣,养殖者对于高效优良鹅苗的需求不断加大,但长期以来,各地方品种多采用闭锁繁育,没有形成科学的选育制度和培育方法,投入资金少而且分散,优良鹅苗的缺口巨大。本项目企业采用新技术利用新思路,采取地方良种的世代选育、不同地方品种间的杂交改良、国外优良鹅种对地方品种的改良和品系(种)配套生产的育种方式,采用转基因育种、抗病育种、计算机信息技术育种等先进技术,培育出的鹅苗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前景看好。


目前我国鹅的初级产品消费量很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深加工水平亟待提高,公司采用先进的肉鹅深加工生产技术,深加工品种丰富,附加值高,使鹅产品不再局限于整胴体,而是将肉鹅充分加工,针对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加工,增加肉鹅的附加值。例如根据鹅肉具有高蛋白、低胆固醇,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研发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鹅香肠。依据鹅、鸭绒保暖性好,耐寒性强,市场销售看好的趋势,将鹅绒制成羽绒制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鹅肠、鹅肥肝、鹅翅、鹅掌、鹅头、鹅皮等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可观。根据市场需求公司建立一系列的生产流水线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同时因为鹅血在医疗方面可作抗癌制剂,鹅胆也可以提取出生物制剂,因此公司在将来计划建立生物科技中心,实现从肉类加工到生物制剂一系列肉鹅深加工产业链条。因公司深加工产品程度高,种类全,所以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2.4 市场前景分析


鹅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首先养鹅做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鹅以其特有的生物习性、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备受青睐。鹅的耐粗饲、少疾病的生物特性使其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正确饲养方向。其次,经济效益的显著性是养鹅业发展的动力。实验证明,每0.8—1.1千克精饲料和7千克左右的青草可转化为1千克的鹅肉,即增重1千克,成本仅为1—1.5元,而以每千克体重售价21元计算,每只鹅毛利在35元以上,减去雏鹅和饲料、药品的成本,每只鹅纯利润30-35元左右。活体拔毛技术的应用使养鹅收入更可观。目前,每千克活拔纯绒的价格高达580元,随着肉类和羽绒价格的日益上升,其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同时鹅产品的市场前景使鹅业的长远发展成为可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向着科学化、营养化、保健化的方向发展,逐步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鹅肉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全国每年出栏6亿只鹅,年产鹅肉180万吨,仅占肉类制品的2.9%,发展空间巨大。鹅绒的保暖能力比棉花高一倍,比羊毛高0.5倍,我国出口的羽绒已占世界羽绒贸易量的50%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鹅肥肝和鹅肝酱是国际市场利润最高的禽类产品,发展鹅产业,对鹅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效地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如能对鹅进行精深加工,将会大大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品鹅深加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鹅苗需求日益增加,因此种鹅养殖和鹅苗孵化项目可发展空间巨大。


2.5 项目市场定位


企业想要长期高效益循环发展,需要不断做强做大,从经营模式,生产规模都要不断向前扩大发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商品生产,走出一条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龙头企业公司或行业协会,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把分散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市场衔接起来,使鹅业生产从养殖-加工-销售形成规模。使品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把鹅业生产中的品种、饲养、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有计划生产,产品才有数量、有质量、有品牌、创品牌增加竞争力。这样可使千家万户小生产进入有序的发展轨道,使千家万户的鹅产品获得比零散进入市场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2、走“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是经过国内外实践证明了最好的商品生产组织形式。首先公司进行选种、育种及建立种鹅配套系统用于商品生产,统一向农户提供商品鹅雏。其次公司向养鹅户提供饲料营养标准或配方,卫生防疫及饲养管理等技术服务。最后公司统一收购、屠宰、深加工、组织销售,保证产业链的完整。


3、完善产业化生产的相关配套技术。在发展鹅业生产中应不断增加科技含量,以保证产业化生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使鹅业持续稳定发展,养殖环节中相关配套技术除了日常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饲料营养以外,最主要的是建立种鹅配套系统及开展人工授精,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出雏率,提高鹅品种质量,不断开展深加工品种,成倍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4、提高鹅产品深加工能力,增加科技含量,开发多元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


2.6 项目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2.6.1 营销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别致的广告策划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在全国各地有玉米消费习性、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产品进入超市,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销: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参加全国性的、地区性的会展,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采取现代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6.2 营销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销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上一篇 : 智能发热地板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下一篇 : 氯醋酸产品生产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