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可行性研究 > 案例 >

林下养殖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 2018-12-18 13:12:33 来源:中经纵横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地区的产业政策


1)国家的林下养殖产业政策


养禽业是我国畜牧业中一个较大的产业。禽肉也是城乡居民必须的肉类消费品,养禽与农民增收、居民消费都密切相关。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畜牧业,近期特别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文件中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下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林下经济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显著提高;提高林下经济发展水平。支持发展市场短缺品种,优化林下经济结构,切实帮助相关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促进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开展林下经济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完善林下经济产品标准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使用和食用安全”。


2)省政策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


充分结合本地自然条件、林地资源、农村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确定林下经济发展区域布局、重点产业和发展目标。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民生林业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森林资源培育、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规模。


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着力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知名品牌,提升林下经济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认真组织开展林下产品产地认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林下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市场稀缺产品,注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配套发展,加快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支持方向。


2、县情和行业规划


全县总土地面积898.1平方公里,折1347150亩。其中:农耕地500107亩,占37.1%;林地面积190000亩,占14.1%,林木覆盖率为15.2%。荒山荒坡地305600亩。林业已用地19万亩,人均1.26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8.37万亩(包括苗圃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0.63万亩);工矿用地570亩;园地1.14万亩;草地30.6万亩;居民占用地7.53万亩;交通用地9367亩;水域占地1.05万亩;公坟及其它用地3670亩。


发展优势:


近年来,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新建核桃、苹果幼园林地和生态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林业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业生态旅游和蜂蜜加工等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1)林禽模式。在已郁闭的刺槐成林下散养鸡、鸭等,目前全县存栏8万余只。


2)林药模式。在新建核桃、苹果幼园行间套种黄芩、丹参、桔梗、柴胡、板蓝、牡丹等1万余亩,有效地提高了核桃幼园的经济收入。


3)林蜂模式。依托40万亩槐林和果树为主的蜜源进行林下养蜂,每年定期来放蜂户140多户7000余箱,为蜂蜜加工提供了原料。


4)林菜、瓜模式。在地势较为平坦、有灌溉条件的新建核桃、苹果园内,种植大白菜、萝卜、辣椒、西瓜等5000多亩。


5)林苗模式。在新建核桃幼园行间种植园林绿化和经济林苗木等2000多亩。


6)林粮模式。在新建核桃、苹果幼园行间种植豆薯类等低杆经济作物3万余亩。


3、投资需求


禽肉是目前乃至未来全球需求量较大的肉制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林下养殖的禽肉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林下养禽必将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和市场的推动下来一轮大的发展。


4、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民群众对膳食结构中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市场上达不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的肉类食品正越来越受到限制。另外,我国鸡肉主要出口地日本、韩国近几年相继制定了严格的鸡肉进口质量标准。国内出口型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受到国际市场“技术壁垒”的阻碍,低标准禽肉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正逐年减少,国内急需发展无公害家禽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优质、安全、色香味俱佳的商品肉禽,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当前发展环境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


近年来,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按照规模做大、质量做优、效益做好、产业做强的要求,大力实施畜牧业倍增工程,努力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家禽等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


通过高度重视畜牧养殖业发展,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全县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


2、是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竞争。年出栏家禽总量名列前矛,多数禽类产品外销。随着畜牧业产业地位的凸现,不少兄弟省份也把畜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农业支柱产业来抓,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公众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畜产品要扩大份额,占领市场,按照传统模式走下去是行不通的,关键要实现养殖、加工、生产整个流程的安全运行,这正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无公害生产,林下家禽养殖基地建设是打响畜产品品牌、占领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必然选择。


3、是保障畜产品安全供给的迫切需要


畜产品有效供给,关健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安全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幅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项目林下养殖建设工程是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在确保家畜卫生安全、禽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本建设工程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4、符合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要求


项目实施坚持工程、技术、政策措施相结合,立足畜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通过整合投入要素,突出建设重点,确保重点养殖场治污效果,实现工程、技术、政策措施的系统集成;为适应市场对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大力实施结构调整战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逐步形成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生产结构。


5、符合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


近几年来,生养殖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迅速,但其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粪便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率较低,产业链条短的养殖场还很多,抗市场波动的能力弱,迫切需要加快畜牧业内部其他养殖业的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步伐。通过项目的实施,结合养禽业的发展优势和本地自然条件,进一步加大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的投入,扩大规模、改造圈舍、完善粪污处理,减少环境污染,购进优良种畜禽和饲料,提高畜牧业现代化生产。


1.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策可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品牌产品,加大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大科技扶持和投入力度,重点加强适宜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加快构建科技服务平台,切实加强技术指导。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加快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广大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加大投入力度,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与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林下经济技术推广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林下经济优势产品集中开发。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商务、林业、扶贫等部门要结合各地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相关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加大贴息扶持力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林下经济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将其纳入各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优先安排,结合新农村建设有关要求,加快道路、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基础设施薄弱的难题。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林下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措施;要实行领导负责制,完善激励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并将其纳入干部考核内容;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注重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监测统计和信息沟通,充分发挥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形成共同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合力”,确保 “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


2、市场可行


近年来生猪为主的畜禽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养殖户生产效益忽高忽低,但家禽产业却价格平稳,逐步上扬,效益增加。本项目林下养殖建设既解决了家禽生产波动频繁,产、供、销脱节的矛盾,又推动了畜牧生产结构调整,形成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良好态势,还克服了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3、发展趋势可行


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等各种原因带来不养猪的农户逐年增多。散养户减少,许多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既是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机遇,又将进一步带动消费总量和商品量的增长。的畜牧业产业发展已得到省、市部委的肯定,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必将争取到更多支持。本项目可以将农村部分老弱人员动起来发展养禽。从市场需求看,色香味俱佳的林下养殖的家禽将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现代规模化标准化的林下养殖将成为畜牧生产重要的扶持发展对象。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行业分析


林下经济产业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林业生产的参与式林业与农业经营方式,是采取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协调森林保护与发展经济非常有效的模式。林下产业自21世纪初开始在我国兴起,随着林下经济活动成就的取得,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科研人员和农林业从业者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林下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传统林业和现代农业并存的林业发展形式。林下产业已成为当代林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在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成果、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解决林区贫困等诸多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2.1.1 行业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有林菌、林草、林药、林粮、林牧等多种形式。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植物和动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林下经济兴起以来,国家都给予高度重视,2010年、2012年、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指出了要支持发展林下经济。


纵观当前林下经济的发展,硕果累累,农民增收,地方政府也积极总结交流经验,出台更多的实惠政策以促使林下经济发挥新的活力。截止2013年,我国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量情况如下,其中,11种主要林产品产量28216吨,中药材产量11682吨,食用菌产量46740吨,山野菜产量199巧吨,大牲畜343万只,家禽424万只,森林旅游观光人数4393597人次。


2.1.2 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比较广泛,大概有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1、林菌模式。主要是利用林下空气的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大的条件种植香菇、木耳、竹荪等食用菌。是当前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林农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2、林草-畜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双向受益的模式,主要是在森林的地表种植草本植物,同时利用林下种植的草本植物发展养殖业,再利用养殖业产生的有机肥来促进树木的生长,是一种循环发展的模式。


3、林药模式。它主要是利用林下未郁闭的环境条件,种植一些如:白芍、百合、板蓝根、田七等耐阴性的中草药。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不仅能够改善林内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林木的增长,更能够增加林农的收入。


4、林油粮模式。在林下种植油粮作物是一种缓解当前已饱和的耕地资源的新模式,它主要根据一些油粮作物对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需求程度,选择性的种植一些如:大豆、花生等浅根油料作物,根据两者的不同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做到优势互补,共同生长,是一种立体种植模式。


5、林茶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林下种植茶叶。以改善茶园光照条件,并有防风、降温和增湿的功效,对提高茶叶品质有益,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


6、生态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


我国林地面积分布广,并且各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差异相对较大,虽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广泛,但是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模式。


2.1.3 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趋势


未来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再单一化、广泛性的发展,要做到多元化、品牌化、规模化及科学化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更好的为林农增加收入。真正的做到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1、多元化模式。建设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是各地区林下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将来林下经济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模式以产业创新为前提,融入一定的科学技术及当地的文化风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市场前景,建立的一种多品种、多形式的创新型模式。同时还要建立多途径、多形式的融资贷款方式来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林权抵押贷款、担保等金融支持机,激发社会各界对林下经济的参与热情。


2、品牌化模式。打造品牌化模式是各地林下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模式主要是根据当地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林下经济产品,创新销售渠道以及加强服务模式建设,打造个性化的品牌战略。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加大对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市场号召力强的高端品牌,从而更好的提高林下经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科学化模式。把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林下经济发展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林下经济优势品种,以及积极研发适合林下经济发展的新产品。同时,通过下乡宣讲科学技术增强林农的科学意识,组建专家团队进行下乡指导,开展教育培训进行科技推广。不仅在意识上提高认识,更在技术方面提供支持,真正的做到提高林下经济发展水平。


2.2 我国猪肉行业发展


2015年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行,较7月减少16万头,跌至3860万头附近,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4.2%。2015年8月生猪存栏量约为38731万头,较7月增加193万头,环比上升0.5%,同比下降10.4%。


2015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7.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尤其是物质条件的不断强大,使得人们的膳食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对肉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注重养生的人们开始讲究食材的原生态,“土猪肉”、“黑猪肉”、“生态猪肉”、“有机猪肉”一举成了安全、营养和健康的代名词。


目前,国内高端猪肉市场空间在1500亿元左右,且尚无成熟品牌,目前在国内,普通猪肉价格在20元左右,而高端猪肉的零售价则超过百元。


2.3 我国家禽市场发展


在我国,养殖各种畜禽动物已经成为了农民们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芦花鸡作为一种特色品种,吸引了很多养殖户加入该养殖行列。


芦花鸡是我国较为原始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被人们列为食用珍禽,在山东、河北及东北三省一代名扬海内外,其独特的外观和优良的生产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另外该品种具有繁殖性能好、耐粗饲、肉质好、饲料报酬高、抗寒性和抗病力强等优点。


1、芦花鸡食物链非常广,山间的野草鲜花、树叶草根、草籽树果、飞蛾昆虫、蝇蛆、蚯蚓、昆虫等均可成为该鸡的食物。


2、芦花鸡从小活动量大、攀登能力强、飞行距离长。因此,该鸡的抗病能力强,体态健美,肌肉发达。该品种鸡肉质紧凑、细腻而筋道。


3、芦花鸡认巢性非常强,不管白天游食多远,夕阳西下时均回巢上架歇息。因此,很适合不同地方(平原、丘陵、草原、山地等)的散放饲养。


4、生态效益良好。芦花鸡吃林间昆虫,又减少了林间虫害,芦花鸡粪便又增加林木养分,以此实现循环发展,有效地整治了养殖环境污染,生态效益良好。


所以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既生产优质的绿色禽类产品,又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芦花鸡养殖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标准的提高,原有肉用鸡和部分蛋鸡逐步被市场淘汰,像芦花鸡这样的优质小体型肉蛋兼用型品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芦花鸡作为中国珍禽,已成为百姓餐桌、佳节送礼、高档餐饮、农家饭庄的首选品种。目前鸡苗供不应求,成鸡货源紧缺,市场潜力较大。同时,芦花鸡所产鸡蛋营养价值和市场销售价格也较高,利润非常可观。


2.4 项目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2.4.1 营销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别致的广告策划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在全国各地有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产品进入超市,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销: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参加全国性的、地区性的会展,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采取现代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4.2 营销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销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上一篇 : 发泡微孔轻质保温构件制造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下一篇 : 高纯气体及二氧化碳废气回收利用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