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宏观经济 >

【腾景经济预测·六月月报】中国经济和全球化的韧性

发布时间 2019-06-26 10:03:25 来源:中经纵横

  文/腾景数研宏观研究组

  五月统计数据出来,部分重要指标走弱,比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均比上月有所回落。由此得出的判断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韧性”这个词的出现频度提高了。增长速度高的时候,意气风发的时候,很少想到这个概念。而提到这个概念的时候,通常是经济遇到困难,尤其是处在低迷的底部。

  其实,经济形势好或不好的区别,也就是小数点后的区别,比如,6.6%是形势好,6.3%就算差了。而放到一二十年前,7%算是低速度,高速度是在两位数以上。这就是高速增长和中速增长的不同。在高速增长期,平均增长速度高,波动幅度也大,所谓“大起大落”。而到了当下的中速增长期,增长的平稳程度明显提高,以至可以说“高也高不到哪里去,低也低不到哪里去”。

  换个角度,在我们腾景经济预测分析体系中,波动幅度要大一些。常规统计数据是用生产法算出的。我们的数据则是用支出法,或者说站在需求侧,把相关数据按照投入产出体系清理后形成的。后者的特点是更接近市场实际变动,契合于人们的真实感受。稳中求进是一种动态平衡,太稳了增长动力就看不到了。

  无论如何,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是要讨论的,不仅是必要,而是很有必要;不仅是因为当下增速低一点,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环境。

  中国经济的韧性首先来源于无以伦比的内部统一市场。这一点我们身在其中、享其好处而常常将其忽略了。就人口规模来说,中国相当于美欧日澳新之外,再加上一个美国。同样重要的是,这些人口正处在收入或消费水平上升过程之中。简单地说,人多有钱,或者谨慎一点说,开始有钱了。

  有钱的前提是能挣钱,花钱消费的前提是创造财富。在14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内,书同文,车同轨,操一种语言,可以走遍全国,当然有的方言未必能听懂;用一张身份证,而不是拿着护照入关出关,就可以从四川到东莞工厂去打工,当然也会遇到地方保护、户口、诸多待遇不公平等问题。不是说人口众多就会有统一市场。看看喜马拉雅山南边的那位邻居,人口数量快赶上中国了,但内部统一市场形成依然困难重重。还有非洲大陆,人口达12亿左右,但切成了60个国家和地区,开个钢厂,找到足够多的客户并不容易。相反,美国的发达与其拥有西方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高度相关;历史上欧洲工业革命是从建立关税同盟开始的,一些年来欧洲经济直接依托于欧盟统一大市场。

  全球化这些年看起来顺风顺水,但最容易流动的是资本,最不容易流动的是普通劳动力。英国脱欧,起因就是外来劳动力流入;特朗普修墙加税,针对的是墨西哥移民。全球化在西方国家引起的矛盾,大多与资本流动易、劳动力流动难相关。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的一条经济学基本原理是,社会分工受限于市场范围,而分工水平决定了生产效率。放眼全球,是否有比中国规模更大的能够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至少目前还没有。中国发展一条重要优势,就是内部统一市场的红利。

  由于这个红利,中国拥有4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工业部门,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的产业,市场容量可能只占人口的百分之一,但人数就会超过千万,这在其他经济体是难以想象的。

  由于这个红利,中国在转型期有更大对冲吸收能力。转型是从产业结构到体制政策的全方位重大调整。有的省份在此过程中增速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口外流。如果是国际上的单个经济体,债台高筑、货币贬值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现象恐难避免。但由于置身于中国这样的巨大市场空间,增长强劲地区能够对冲这种衰落,包括吸收得不到有效利用的各种资源。

  所有这些基于内部统一市场红利形成的优势,都增强了我们称之为“韧性”的这个特质。如此看来,有人要搞“脱钩”,我们不怕,我们比别人更有底气关起门来自力更生搞建设。但真若有如此推论,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要忘记,四十多年前,我们形成内部统一市场的条件也是存在的,但那个时候的中国经济完全是另一幅样子。改革开放,就是把门打开,让别人有优势的要素走进来,我们有优势的要素走出去,别人用我们的市场,我们也用别人的市场,所谓“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把蛋糕做大,对大家都有好处,所谓“合作共赢”。

  如果把门关上,丢掉的不仅是活力,还有韧性,因为活力很大程度上等同于韧性。由此而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全球化的韧性高度相关。

  全球化正经历着二战以来未曾有过的压力测试。关于中美脱钩、冷战前景的种种说法正在展开飞翔的翅膀。美国少数政客对贸易战制造的借口,用他们上大学时教科书的基本信条就可以轻易驳倒。全球化实质上是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市场经济。中美之间的贸易是市场行为,是一家家企业、一件件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活动,交易的前提是“一致同意”,同意的前提是对大家都有好处,你吃亏我占便宜是不会成交的。打贸易战,一刀砍下去,如果只是一方疼,另一方不疼,那个交易本来就不会发生的。

  这些道理那些政客们未必不懂,他们是另有所谋。说穿了,他们不愿意看到并接受一个拥有正当发展权的国家仅仅由于人口众多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并超过他们,而这种结论是在老大老二争霸、零和博弈的传统思维框架内得出的。

  在这种情势下,大家都认为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问题是要办什么事情,如何才能办好。基本的一条,是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而且要把门开得更大,开得更有内容。美国要把门关上,美国之外的世界还大得很。即使在美国,也不会是一种声音、一个看法。即使是那个特不靠谱的人,变起来的幅度也令人侧目。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眼光、要有定力,或者说要有韧性。大多数人,足够长的时间后,还是会回归理性、回归常识。

  中国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受益者。坚持对外开放和全球化,既是利益问题,更是理念问题。华为被“断供”,这在过去被认为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对以往秉持的全球化理念确实是一种重大打击。我们对全球化的内在矛盾、问题、复杂性、曲折性过于忽略了,应当更加客观、务实地看待全球化。

  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全球化基本面的看法。全球化顺风顺水的时候,大唱赞歌并不难,难的是当全球化遭遇困难乃至极端状况、遍体鳞伤的时候,你还信不信。中美贸易战、科技战,还可能有其他什么战,我们要看一下哪些东西是不可逆的,是能够保留下来的。历史上全球化进程曾历经磨难,这一次看来也要走一段弯路,此后还能不能回到正常轨道,更深层的问题是,全球化的逻辑还能不能成立,全球化还有没有前途。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心也就静下来了。

  回到我们的腾景经济预测,五月份数据走低,符合我们此前提出的五月前后为宏观经济底部的判断。工业走弱,部分地是由于三月超高增长透支了后期增长潜能,持续走弱的可能性不大。服务业多数行业已处在或接近底部,有的开始反弹。既然是底部,离反弹就不远了。除了关注指标数据外,更值得操心的还是那些当下该办并办好的事情。

上一篇 : 优酷、华为视频达成深度合作

下一篇 : 北大颜色:7月份央行降准窗口或将再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