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宏观经济 >

强化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

发布时间 2019-04-18 10:07:42 来源:中经纵横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热烈响应,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金融是一个重要支撑,是撬动和连接各国建设不可或缺的支点与纽带,也是促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基础条件。需强化金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支持方案,创新跨境投融资模式,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对接,增进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更好地发挥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不断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共建“一带一路”需强化金融支持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性合作倡议,不仅涵盖众多国家,而且共建项目丰富,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强化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有助于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化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可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实力。推动全面对外开放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行高层次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政策,促进国际经济金融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生产、服务网络。强化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可通过扩大“一带一路”金融开放、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支持体系,助力国内金融体系改革,有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

  加强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化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选择。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对此,需积极强化金融支持,切实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中西部地区物流成本与贸易成本,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实现国际产能合作与资源互补。

  加强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举措。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热切期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国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此过程中,金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为落实中国智慧与方案、提供公共产品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支撑。持续深化“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关键,就是更好发挥资金融通的润滑带动作用。应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支持跨境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分工与产品分工,形成紧密的区域分工协作网络,实现区域经贸快速增长,实现区域贸易往来畅通。

  正确处理四方面关系

  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包括政府与市场、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商业可持续与绿色发展、金融合作和非金融合作等方面关系。这有助于明确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理顺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与方向。

  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金融机构搭建“一带一路”资金平台,促进资金融通,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为此,需在政府引导与支持的同时,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沟通、外交协商主动创造和平、友好、开放的区域贸易投资合作平台,动态发布项目信息,完善涉外投资贸易服务,为金融机构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开展相关业务,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发挥金融助力优化“一带一路”资源配置的作用,从而形成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是处理好使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根据资源配置方式,金融可划分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两大类,它们共同构成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不可或缺要素。必须看到,“一带一路”建设是系统工程,仅依靠政策性金融不足以满足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商业性金融也应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切实发挥作用。商业性金融应坚持市场化原则,深入研判投资项目的前景,实现安全性、流动性与营利性的统一,有效规避市场与非市场风险,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区域产能互补合作和实体经济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劲助力。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是平等合作、相互补充的关系,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需要保持均衡协调发展。

  三是处理好商业可持续与绿色发展的关系。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坚持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严格遵循当地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绿色投融资活动,把生态环境的成本、收益、风险等因素纳入投融资决策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加大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环境权益交易力度,拓宽绿色金融融资渠道,建立绿色金融信息披露、风险缓释、第三方评估等保障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沿线绿色产业项目发展。

  四是处理好金融合作与非金融合作的关系。金融合作与非金融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构成金融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未来,需引导金融机构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协调好金融合作与非金融领域合作。

  找准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着力点

  “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口,需要大力发挥金融支持作用,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加快金融机构体系改革,完善金融配套措施,形成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立体化布局,满足不同市场主体、建设项目的多样化金融需求,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一是构建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现有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亟需构建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二是深化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目前,中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时间短、数量较少、分布较集中,其产品、服务、网点设置与欧美金融机构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此,需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金融产品与服务竞争力,为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和金融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往来日趋密切,对货币支付、清算、风险规避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需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范围与规模,为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贸易投资提供便利条件。

  四是筑牢区域金融安全网。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构建区域金融安全网,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建立区域监管协调机制,建立金融风险管控的长效机制,发挥各国集体合力,共同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完善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及时发现与排除风险隐患,做到“早预警、早部署、早防范”。

  五是进一步完善金融配套服务体系。加强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积极推广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丰富流动性管理功能,实现各国支付系统互联互通,提升支付清算效率;加强跨境征信合作,围绕在征信市场发展、信用评级体系、信用风险防范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沟通协作,扩大信用信息共享范围,统一征信评级标准,构建区域性征信评级体系;建立信息共享、专业化金融服务平台,给涉外金融机构与企业提供项目对接、风险管控、投融资顾问等服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何德旭 程贵)

上一篇 :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举措

下一篇 : 下半年猪肉价可能飙升70%?! 买点猪肉股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