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宏观经济 >

专访严弘: 养老金入市助A股投资者机构化

发布时间 2015-10-16 15:29:54 来源:中经纵横

不过,即使在美国,高频交易本身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也仍是颇有争议的话题,学界、监管层和市场人士对此观点有所分化。市场人士认为正常的高频交易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并有助于价格发现;从学界和监管层的角度,何为“正常”并不确定。美国2010年的“闪电崩盘”(flashcrash)事件依然让人触目惊心,而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前主席特纳勋爵(AdairTurner)则认为,高频交易能够增加有用流动性的观点或许只是一种幻觉,它通常都是基于计算机算法的,且速度太快,以至于不可能有人进行干预,存在错误和自我强化的危险。
 
流动性是无形之物,往往在流动性充裕的时候,大家都来提供流动性,而在缺乏流动性时却无迹可寻,这就往往会造成一个正反馈效应。
 
日报:美国又如何实施监管?
 
严弘:在美国,除了SEC,程序化交易的监督更多是由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来实施的,而交易商协会既为体制上独立于SEC的行业自律组织,同时受到SEC的监督和指导,很多监管措施由他们自身产生,有助市场健康运行。
 
另一方面,交易商协会又对哪些监管措施管用,哪些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发挥有较清楚的认知,因此其制定的监管措施就会比较合理,也容易实施,绝非凭空想象。我在SEC工作过,SEC跟金融机构的交流频繁,除了执法情形外少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因此信息的流动性较好,这或是国内监管机构需要借鉴的。
 
此外,在2010年5月6日,美国股市出现“闪崩”,部分公司股价经历了几美分到10万美元的巨幅波动,SEC此后认为是由高频交易造成。由此可见,高频交易对整个市场的应急机制和系统要求都非常高,所以中国的交易系统是否能经历这场考验,也是一个问题。
 
401K是美国股市机构化的
 
最大推动力
 
日报:根据美国经验,中国如何把A股市场逐步打造成一个机构化的市场,以实现更为理性的投资?
 
严弘:美国公募基金是从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发展,到80年代势头就越发迅猛,一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始于80年代的401K计划,这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美国企业养老金计划的重要部分。401K计划资金可以投资于股票、基金、年金保险、债券、专项定期存款等金融产品,雇员可以自主选择投资方式。员工退休时,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和转为存款等方式使用,并在那时承担相应的税负。
 
受此推动,公募基金有了一大批长期资金,可以专注长期价值投资,基金规模也不断扩大。相应地,并不很专业的个人投资者也不会为他们退休后的财富积累担心,可将财富交给专业机构投资者打理。80年代开始,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现已接近80%。
 
日报:你认为401K是美国股市迈向机构化的关键一步。你认为类似401K的机制在中国是否可能或有需要推出?
 
严弘:中国的确有很大的空间来推进。实际上这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考量都是有益的。当前中国鼓励经济转型,提倡消费经济,但消费率上升并不明显,主要因为人们并未获良好的消费保障,因为退休后只靠社保是不够的,因此自己只能增加储蓄,要么购买理财产品,助长了影子银行的发展,要么到股市炒股,而散户在股市里的收益总的来说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国内外都一样。这些短视资金非但没有流向实体经济,也没有为老百姓聚集到足以养老就医的财富,反而阻碍了经济的转型。而类似401K计划的资金作为长期资本可以真正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也能为老百姓积聚财富。
 
日报:如果要推出中国版401K,监管层和政府还需要解决什么难题?
 
严弘:美国401K有一个存在的必要条件,即税收优惠,投到401K的钱(设有上限)无需交当期所得税,可以推到退休之后,这个激励效果很大。所以中国的税收制度如何在这方面找到一个切入点,使得人们有动力去投资。
 
此外,推动类似401K的制度对基金经理的素质要求很高,在美国,这也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并非所有的公募基金都能够担此责任。

上一篇 : 养老金归集方案加紧制定 专家称全部投资需两至三年

下一篇 : 人民币已具备国际货币基础 将成为强势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