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40年,石化产品让“食”从吃饱到吃好

发布时间 2019-01-02 11:07:47 来源:中经纵横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40年,中国老百姓的饮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吃饱了,而且吃得更好了:可以选择的食物品种更多,可以随时随地一饱口福,可以遍尝世界美食……化肥、农药、包装膜、大棚用塑料、制冷剂、保鲜剂、食品添加剂等石化产品正是成就这一切的幕后英雄。是它们,让粮食高产,让食物保鲜,让食品色香味俱全;是它们,义无反顾地追随人们由“量”转“质”的需求而奋力自我转型。
 
  化肥农药助粮食高产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迅速增长,而耕地面积不能增加,如何让老百姓吃饱是当时国家领导人考虑的头等大事。
 
  几十年过去,我国保住了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粮食连续12年增产,食用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粮食丰收,化肥、农药等农化产品居功至伟。有公开数据显示,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高达40%;如不使用农药,农作物损失高达2/3。因此,中国老百姓填饱肚子的历史,是一部粮食丰收史,也是一部化肥农药发展史。
 
  1959年,毛主席视察合肥蜀山化肥厂后说:“搞农业不搞化肥不行。”1960年2月,邓小平到合肥蜀山化肥厂视察时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而化肥是实现粮食增长的有效途径。之后,原化工部在全国推广兴建了1573家小氮肥企业,成为世界化肥史上的一道奇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我国化肥生产总量实现一次又一次跨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化肥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位,其中,氮肥第三位,磷肥第四位。2017年,这3个指标全部跃居首位。
 
  在农药方面,经过40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能生产500多种原药、几十种剂型,且环境友好型农药成为主流;2017年累计生产农药294.1万吨,农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80亿元、利润总额260亿元。
 
  改革开放40年,在化肥和农药工业的强力支撑下,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进步,成功地度过了几次粮食危机。全国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亿吨增长到2017年的6.1791亿吨,主要经济作物产量也取得了几倍到几十、几百倍的增长,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使中国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
 
  近些年,特别是进入“十三五”以后,人们对粮食生产的追求不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提升。顺应这一变化,化肥和农药也在进行着产品转型。譬如,在传统肥料的基础上,缓控释肥、水溶肥、硝基肥、腐植酸肥、中微量元素肥等新型肥料走向台前,农化服务方式也向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农药产品结构不断调整,高毒、高残留农药产量占农药总产量的比例已经从70%以上降至3%以下,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新品种、新制剂所占比例也明显提升,环境友好型制剂逐渐成为主流。
 
  除了化肥、农药之外,农膜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30年前,北方人家到了冬天,餐桌上除了白菜、土豆,就是萝卜,鲜见其他绿叶蔬菜。如今,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各式各样的绿叶菜几乎一年四季不断。这要归功于农用塑料应用技术的进步。目前,采用设施园艺生产蔬菜、瓜果,平均增产1.8吨,每亩增收6000多元。节能日光温室可以周年生产各种蔬菜瓜果,塑料棚室可以延长作物生育期40~60天。北方半棚式暖圈养鸡,产蛋率可提高10%左右;用于养肉猪、肉牛,冬季日增重可达250~500克;用于养羔羊,越冬成活率可达90%以上。
 
  未来,农用塑料将向着高性能、多功能化、专业化、系列化、综合技术集成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
 
  制冷剂保持食物新鲜
 
  食物的冷藏和保鲜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并发明了最早的冰箱——“冰鉴”,使用冰块来实现冷藏功能,其作用相当于当今的冰箱。此后经若干年发展,第一批家用电冰箱于1925年生产出来。慢慢地,冰箱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外形越来越美观,从两门到三门,再到四门甚至多门,容量也不断增加。
 
  作为冰箱制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冷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神奇的过程。从1834年最早使用的乙醚、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硫、甲醚、氯氟烃族,再到20世纪使用的氟氯昂、共沸制冷剂、非共沸制冷剂等,市场上的制冷剂种类根据人类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不断迭代更新。
 
  前期的冰箱制冷剂采用氟利昂。氟利昂是一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的制冷剂。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年产量达到144万吨。然而,氟利昂泄漏到空气中,会导致生成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进而导致臭氧数量减少,破坏大气环境,形成臭氧层空洞,威胁人类健康。现在市面上的冰箱基本都是“无氟”的,一般采用R134a或R600a作制冷剂,并且对系统内的润滑油、密封材料等进行了革命性的升级换代,以确保较好的制冷效果。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对于制冷剂而言,评价其性能的优劣基本上要考虑臭氧层破坏潜能值、全球变暖潜能值、理想循环状况下的制冷系数、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接下来,制冷剂的发展应该满足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研制新型节能制冷剂满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并降低制冷空调设备的能耗。
 
  添加剂叫醒您的味蕾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论语》留下了古人对食物保鲜的最早观点。为了改善和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口感等,食品添加剂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迫切要求食品方便化、实惠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而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用在于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和延长保质期,维护食品安全;提高食品的质量和档次;改进食品加工条件;调整营养结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市场的规范发展始于1996年。那一年,国家出台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添加剂开始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进入21世纪初期,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食品添加剂行业保持了较快需求增长态势。2007年国家颁布了更严格的食品添加剂国标,从过去禁止放什么添加剂,具体到每种产品允许放什么,均作出了详细规定。后来,食品高新技术与工程化食品的出现,为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通过对高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新型的食品材料已经被开发或即将开发出来。功能性食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的兴起和推广,为食品添加剂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按功能不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主要包括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乳化剂、增味剂、防腐剂、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等。截至目前,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其中80%为香料,直接食用的有3000~4000种,常见的有600~1000种。
 
  近30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平均增幅达10%以上,由此带动食品添加剂行业强势发展。曾有专家提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如今,人们对食品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数量、安全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未来,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饮食方式的变化、居民营养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传统食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决定着食品添加剂的的发展方向,安全环保、绿色无毒害的食品添加剂必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记者 耿明月)
 
  转自:中国化工报

 

上一篇 : 5G回程将成为光通信领域下一个增长点

下一篇 : 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