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破解医养结合难题的关键 医疗资源能否下沉社区
发布时间 2018-12-26 08:49:29 来源:中经纵横
图为在北京双井恭和苑的老人房间内,医生上门帮老人做健康监测。 记者 仇莉娜摄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如何让老年人在老有所养的同时享受高质量的日常医疗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频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医养结合”。当前,“医养结合”有哪些类型?实现“养有良医”的关键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多地尝试医养结合机构化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双井恭和苑,这是一家直营连锁养老服务机构,2013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医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记者看到,这家机构旁边连着社区医院,老人生病可以直接通过捷径走廊到社区医院就诊。此外,双井恭和苑的一楼公共区域设立了医疗卫生服务站,里面有全科诊室、检查室、康复室、理疗室等,可为老人提供打针、输液、康复理疗等服务。
87岁的韩大爷和老伴一起住在双井恭和苑,他告诉记者:“这里离市区近,离三甲医院也近,让人放心。身体有什么不对劲,跟大夫一说,马上采取措施,效果挺好。”
记者发现,在全国,这种将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进行结合的机构并不少见。除了在养老机构内增设医疗机构外,在医疗机构内设立养老机构的模式则成为“医养结合”的另一种尝试。
位于重庆市璧山的青杠老年养护中心,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投资兴建。据介绍,该中心是全国第一家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利用医院的医疗、护理、康复等资源,使养老与医疗、护理、康复、培训等服务融合,从而解决当前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问题。记者了解到,来此居住的老人,根据身体健康状况和住宿标准的不同,每月费用在3500元至8400元不等。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待提升
记者发现,就目前各地实践情况来看,大型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资源雄厚,往往具备提供高质量“医+养”服务的能力。然而,此类服务往往收费不菲,对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并不适用。而小型、基层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则受制于有限的资源,难以拓展“医+养”业务。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认为,考虑到我国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多数都是居家养老,在养老机构内增设医疗机构以及在医疗机构内增设养老机构的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养结合”的难题,此方案只适合经济能力较好的小众老年群体。
乌丹星表示:“医养结合”要在社会层面实现大的突破,关键在于社会的医疗资源能不能下沉到社区,“社区医疗资源如果不强大起来,‘医养结合’没办法实现。通过在社区层面构建社区、机构、家庭的三级服务体系,并有效运转,才能实现‘医养结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也认为,居家照护和依托社区照护的老人,要求社区医疗机构有能力、有动力就近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但是,当前社区医疗机构难以留住有临床经验、也喜欢做临床医疗服务的医生,导致社区提供普通医疗服务的能力下降。近年来,社区门急诊量和住院量都在萎缩,老人不论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针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当前,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不同模式的尝试。如青岛市李沧区就在当地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指导站,为社区里的老年人提供医疗照护服务,社区每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为60岁以上的居家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定期随访、指导用药等健康管理工作。
李沧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医政科科长毕仕伟告诉记者,李沧区将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失能老人居家护理、社区巡护等多种职能整合进一个服务团队,提供团队居家养老服务,每个服务团队至少包含1名全科医生、1名护士以及若干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按照青岛市的标准,一个团队最多服务2000人,这样医务人员的压力不会太大,也保障了服务质量。”毕仕伟说。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
专家表示,要显著提升基层社区医疗服务能力,除了通过机制改革盘活存量,也要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增加增量。
朱恒鹏认为,从国际经验看,社区医疗服务大多是依托非公立社区医疗机构提供,在我国,很多社会力量也有足够积极性提供老年人所需的社区医疗服务和医养结合服务,并提供上门服务,却因为种种壁垒被拒之门外。“我认为,可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包括诊所、门诊部在内的小型医疗机构的举办,让有合格资质的医生兴办医疗机构,可以实施备案制和动态监管。”朱恒鹏说。
此外,“医养结合”要实现良好发展,完善支付体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记者采访过程中,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专家们普遍提及的内容。
乌丹星认为,养老金的作用是解决基本生活费用,医保是解决基本医疗费用,而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可以解决老人从医院出来之后照护费用过高的问题,“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个险种,老人一旦身体有问题,不分大小都会去住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报销费用,这会导致医院的医疗资源出现极大浪费”。
朱恒鹏建议,财政补贴可以增加到基本医保和长期照护保险中,赋予社区居民自主选择权,医保补偿和长期照护保险支付随着患者走,患者选择哪家医疗或照护机构,医保或长期照护保险就支付给哪家机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仇莉娜 袁 勇)
上一篇 : 工业表现连起来看更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