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绿色建筑将是商业地产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布时间 2016-01-07 08:59:39 来源:中经纵横

进入12月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频频亮起“红灯”,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和健康都带来不小的困扰,如何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已成为当务之急。近日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新协议,也掀起了节能减排的新风暴。作为城市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筑的能耗早已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建筑也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新概念。


  绿色之风兴起


  能耗分为三大块,即工业能耗、建筑能耗和交通能耗。数据显示,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经超过工业和交通方面,占总能耗的41%。同时,建筑用电带来的间接排放加上建筑使用初期能源所带来的直接排放共占21%左右,仅次于工业排放。仲量联行发布的《2015年中国城市60强》报告指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效率存在20%至38%的差距。


  绿色建筑是近几年来在美国和欧洲逐渐热起来的概念和建筑趋势。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绿色建筑注重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循环利用,讲究依托自然生态循环系统打造环境友好型宜居环境,采用可再生能源,选择可循环利用材料,施工过程无污染,整体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环保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当空气质量和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时,作为公共生活和消费空间的购物中心也开始考虑绿色环保问题。尽管我国与国外差距尚存,但商业地产行业的整体趋势正在向绿色环保前进。如今全国商业地产项目中已经有100多个绿色认证项目,部分开发商正从用水、用电等各方面打造绿色购物中心。


  现在的商场大多标榜大体量、体验式、娱乐化概念,很少突出绿色主题。事实上,在国际上大多数有品牌的百货店、购物中心都会将绿色环保作为内部或外部的必备认证条件之一。据了解,中国的绿色建筑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国际的LEED绿色认证,在世界范围被广泛采用;而中国也有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简称GB。这两项标准都在关注雨水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LEED还对中水处理系统、机电系统等方面有额外的要求。


  相关报告显示,获得LEED和GB认证与预认证的开发商主要有万达、华润、太古、瑞安、方兴和凯德等。全国经过GB认证的商业地产绿色建筑约117个,其中万达获得了84个,万达要求从2010年之后所有的万达广场都应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表示,绿色城市一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生态城市是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绿色建筑则是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的最高抓手。”


  如何环保


  既然绿色建筑的前景如此良好,那么它们是如何实现环保的?据了解,商家进行绿色设计时主要从水、电、采光、可循环使用和机电系统等方面入手,其中,水的循环处理使用和LED节能灯是最为常见的绿色建筑节能手段。此外,建筑材料、设计以及新技术的采用也是具体的考虑方向。


  广东班高得绿色建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杰文表示,其承接的佛山南海恒邦国际一期经营定位为高端商业,商户需要较大型的商铺,减少柱网,提高实用面积,还要解决楼层间的噪音问题。“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后,解决了大跨度钢筋砼结构和总高度问题,隔音性能也提高了20分贝以上,大大降低了楼层间的干扰,整个项目节省建造投资达219万元。”


  近些年,光伏应用技术尤其是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为绿色建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途径。BIPV是一种可以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在平屋顶、斜屋顶、幕墙、天棚等大多数建筑上的技术,它将建筑变成一座座小型绿色发电站,不多余占地,免去远距离电力传输与消耗。近年来,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已将BIPV作为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趋势。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欧洲发达国家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太阳能发电中的运用比重超过了80%,在美国这一比例也达到67%。据调查,位于汉能总部的北京最大的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已于去年投入使用。该项目总装机3MW,年发电量300万度,不仅节约了1.46元/度的电费,还能获得0.42元/度的分布式补贴。更重要的是,该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2500吨,相当于种14万棵树,减少780辆汽车尾气的排放。


  相关专家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低碳生活,人们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而对于合成材料的使用应该尽量减少甚至是避免使用,并应对阳光进行充分的利用。不过,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应考虑当地人们的经济水平及对建筑成本的可接受程度,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科技的进步,只有科技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引导建筑品质的提升,才能对建筑的性能有更好的改进,从而让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好的发扬。


  打造绿色商业链


  通常来说,绿色建筑所需的技术、材料、设备以及管理方法等都与传统的建筑有着不同的要求,科技含量较高的投入是否意味着开发商成本的增加呢?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在建筑物的建造阶段投入可能比传统建筑要高,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其建成后所带来的回报才是真正的优势所在。


  根据相关报告,进行了环保节能投入后,绿色购物中心在水电等能耗方面可以节省20%左右的成本,细化到每平方米,则GB认证的一星级项目每平方米每年因节能而节省的成本约为6元,二星级这一数字为50元,三星级这一数字为75元。这一点也可以从商家的数据得到证实:翠微大厦节能改造后,每年节约水电费用2000多万元。


  而且,绿色购物中心的经济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让业主方和使用方形成了一条绿色商业价值链。


  对业主方而言,绿色商业首先能增加物业收入,包括较高的租金、高租金增长率和高出租率,比如绿色商业的租金可以提高9%至10%,售价可提高5%至6%。此外,绿色购物中心的营运成本和能耗皆可降低、有利于物业价值提高、建造成本控制,绿色购物中心的生命周期维修成本也会降低,而绿色商业也能大幅提升最终用户的体验感。


  对使用方而言,绿色商业项目的建筑营运成本、建筑能耗消费和成本都可降低,装修和维护成本也可降低。而建筑环境素质的改善,则可以隐性降低员工病假率、吸引雇员和提升生产力,从而提升企业净利润率和企业价值。


  有报告显示,美国的绿色购物中心每平方米每年的生产效益可提升1200元,商业租金可提升9%至10%。在新加坡,44%的用户愿意支付达5%的额外售价来购买绿色建筑物业。澳大利亚市场通过绿色商业可提升1.25%的生产力,每年每平方米的生产效益可提升190元至220元。


  既然效果如此显著,为什么国内的绿色商业地产数目寥寥?据估计,中国市场目前只有约15%至16%的购物中心是绿色建筑。


  “国外的绿色环保意识较强,因此绿色建筑的购物中心会比较容易提升租金和售价,而国内的绿色商业项目就不一定了。还有个隐性问题,在海外市场很多建筑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的,绿色投入会有长期回报保障,即便第一任业主出售了物业,万一之后物业出现问题,第一任开发商也要配合解决。可在国内市场,几十年内一个物业可能翻修或出售多次,前任业主不会对后续物业问题负责,所以中国的绿色商业还为数不多。”一位曾经参与环保商场设计的业者坦言。


  目前,国家针对绿色建筑并无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至今仍以引导为主;而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他们现有的设备并不能使其真实而快速地感受到绿色与节能领域的投入在经济利益上的回报,导致设备的投资吸引力有限。


  正因如此,在中国市场绿色商业的开展会有一定困难,比如绿色商业的收益在短期内不能完全体现,许多开发商只看眼前利益而不愿意多投入。然而,对于国内成功的开发商而言,绿色建筑代表着一整套新型运营模式,业内专家也普遍认为绿色建筑将是未来房地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受益于此的开发商将会热衷于打造绿色建筑项目。

上一篇 : 国务院:重点推动医械标准化 产业格局将变

下一篇 : 地方“十三五”规划相继出炉 铁路投资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