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2015年农产品市场回顾及2016年展望

发布时间 2016-01-04 09:35:39 来源:中经纵横

2016年我国整体的经济情况仍位于三期叠加的全面改革阶段,全面去库存、去产能之路仍将继续推进。反映在大宗商品上面的情况依旧是农产品强于工业品,农产品整体将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油脂方面2016年也跟随大趋势延续15年的去库存局面。


  据美国农业部预计美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在16年均有一定程度的下调,豆油产量也会跟随有一定的下调。马棕油在经过16年一月份传统减产周期和厄尔尼诺时间叠加,产量降有一定程度下调。


  即使16年全球会迎来拉尼娜现象,但影响温和,预计较大影响也会出现在16年年底。因此16年豆油、棕榈油的产量或较15年呈现稳中下调的格局。油厂和贸易商也会通过合理调价格、刺激消费达到继续去库存的目标。


  从三大油脂的库存消费比上看,除菜籽油之外,豆油和棕榈油的库存消费比均位于历史较低位置,菜籽油今年仍会延续收储政策,因此三大油脂的期末库存并不会对16年的油脂价格带来较大利空影响。


  预计2016年油脂整体是底部逐渐形成之年,四季度或实现小幅反弹。豆油和棕榈油的价差预计16年会走出先抑后扬的局面。豆油指数预计年内运行区间为5300-6500。棕榈油的年内运行区间在4300-5500。


  两大因素致使2015年棉花产业链整体不景气


  12月22日,由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和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发起、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承办、郑州商品交易所特别支持的“第四届中国棉业菁英论坛”在京举行。整个会议围绕“中国棉花、棉纺产业链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路”展开探讨。对此,浙江特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如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路。


  翁总认为,2015年棉花产业链上下整体不景气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大的经济环境不好,二是内部存在着供应侧和需求侧的矛盾。


  目前,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在2000万吨的高位,中国棉花库存占据全球棉花库存的50%,库存消费比极高,加上今年棉花质量下降,结构矛盾突出,低质棉无人问津,优质棉供不应求,而储备库存高企,需求继续下滑,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纺织行业经营极为困难,关、转、限、停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原因一是消费低迷,终端需求不旺,订单大幅减少,产能严重过剩;二是成本优势不在,除基础原料价格高企外,纺织行业生产成本持续提升,工资水平远高于东南亚发展中邻国,行业在国际竞争中优势不复存在;三是资金问题困扰,本身资金回笼较慢影响经营,加之各大银行不断收紧对纺织行业的贷款,雪上加霜,致使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四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


  对于未来棉花、棉纺产业链的发展,翁总根据十三五规划中的提质增效、产品多元化、优化区域布局、打造自主品牌、实现国际化战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六方面以及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延伸出自己对棉花、棉纺业的建议和想法。他认为棉花、棉纺产业改革,首先要从棉花生产下手,加大对优良棉种的筛选和培育,统筹规划,科学种植,提高科技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植棉效益;其次,规范收购加工企业、改进加工工艺和设备、严格仪器化公检规程,加强棉花大数据管理,减少商品流通中转环节,加快贸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流通企业作用,鼓励收购加工和贸易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最后,拓展纺织区域发展空间,加快国际化产业布局、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鼓励纺织行业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翁总对棉花、棉纺产业链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全方位剖析与思考得到了与会菁英和各部委相关领导的高度赞同与肯定,同时希望各涉棉企业菁英的建议可以早日实现,让我国的棉花、棉纺行业走出暂时的困境、迎接美好的未来。


  2016年国内外糖市将一起进入减产周期


  自2015年3月末开始,郑糖在国际原糖价格不断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走出一波近千点的大行情,糖价回暖使得行业重新看到了希望。下榨季白糖减产已经没有悬念,但市场对于其他影响糖价的因素还有很多分歧,一是2015年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总量和单月进口量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市场怀疑进口管制是否依然有效。第二,今年以来,由于内外糖价差持续扩大,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海关打击的决心有多大,能否持续?走私糖会不会卷土重来?


  食糖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一直都受到政府的宏观调控。从战略层面来看,过度依赖进口也是不利于本国糖业发展的,也会影响到相当多涉糖农户的生计。可以预想的是,当国内糖业完全依赖进口的时候,国外原糖涨到30美分或者40美分都不是没有可能,那时候就要以远远大于当前食糖价格的成本去进口国外糖。从国内情况来看,除广西是产糖大省外,其余主产区就是云南、海南、广东等,而且这几个省产糖量相对较小,北方地区甜菜糖产量也很有限。相较于印度和巴西这些几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甘蔗种植区的国家来说,扶持现有白糖产业的发展很有必要。因此,从宏观调控角度来看,短期内完全放开进口管制很难实现。


  根据糖协和许多调研机构的统计,进入国内的走私糖数量达百万余吨。由于走私糖便宜,利润空间大,更换包装之后难以辨别,许多中间商也在采购走私糖,导致走私糖从边境地区大量流入销区。在11月桂林糖会后,经过中糖协和海关的共同努力,使走私糖的疯狂态势得以收敛。之所以今年的走私糖严重泛滥,主要原因是自今年年初开始,国内糖市开始进入减产周期,而国外还处于增产末期,因此内外糖价差持续走高,从而有了巨大的利润空间。由于难以集中打击,走私糖态势愈演愈烈。然而,今年走私糖数量巨大终究只是特殊时期内的特殊情况,因为内外糖价差不可能长期维持在一个很高的价格。


  国庆节期间,根据外糖统计数据,国外也进入减产周期,而且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也达到了峰值并且还将持续到明年,外糖很快进入低谷重回上升通道,内外糖价差也在持续缩小,因此现在走私糖市场也在逐渐萎缩。今年国内和国外进入减产周期的时间点不一致,才导致了内外糖价差走高的局面,走私糖最暴利的时期已经过去。


  进入2016年,国内外糖市一起进入减产周期,供应缺口开始逐渐显现。尽管目前来看糖价上涨压力重重,前方必定有不少的阻碍,但着眼于未来,在政策面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应对糖市抱有信心。纵然上涨道路曲折,但振荡向上应该是大趋势。建议逢低买入远月合约,糖价5800元/吨仍值得期待。


  2016年大豆市场走向取决于中国因素


  美国农经学家指出,2016年将有三个主要因素影响美国大豆市场:中国、中国,还是中国。


  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的农经学家扎德·哈特(Chad Hart)称,中国经济放慢令人担忧。中国是美国大豆的大买家,中国经济出现任何放慢都会对大豆市场造成连锁反应。


  2015年3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到6.9%,远远低于前几年的两位数增幅。出口商担心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可能造成大豆的食品及工业需求放慢,进而减少大豆进口量。2014/15年度中国占到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过半。


  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农经学家克里斯·赫特(Chris Hurt)表示同意。他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将对美国大豆出口造成很大的冲击。他补充说,美元汇率走强,会潜在地进一步影响美国在出口市场的竞争力。美联储加息通常会推动美元走强。


  与此同时,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巴西的货币雷亚尔一直疲软,使得巴西大豆出口更为低廉。赫特解释说,目前雷亚尔兑换美元的汇率已经比上年同期下跌40%。中国人民币也比雷亚尔上涨约40%,但是比美元下跌约4%。因而目前在美国,美元的购买力下降4%,但是在巴西,却增长40%。这对美国大豆农户来说不是顶头风,而是飓风。


  扎德·哈特补充说,中国可以从许多国家进口大豆。由于全球大豆产量连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美国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4/1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3.1895亿吨,而2015/16年度大豆产量预计达到3.1961亿吨。他表示,过去两年全球大豆产闰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因而全球到处都能买到大豆。与此同时,国内需求对于美国大豆农户来说是希望所在。美国牲畜存栏量提高,豆粕需求增加,另外,生物柴油行业的豆油需求也在提高。


  普渡大学的赫特称,2016年的不确定因素仍是厄尔尼诺。高温干燥天气可能造成南美大豆产量或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下滑,从而给美国带来更多的生意。进入2016年后,厄尔尼诺可能转变为拉尼娜现象,从而造成这些地区的降雨量超过正常水平。赫特称,美国大豆农户一直不愿以低于9美元的价格出售近来收获的新豆,而是囤积大豆,期待更好的销售机会。但是囤积大豆的农户可能需要等上很久,因为基于目前期货市场走势,2016年交割的期约价格并没有显著改善。他指出,市场上总有这些不确定因素,但是一些人说,希望并不是一种策略。


  2016年玉米临储价格或将再降一毛


  据行业人士称,中国政府计划连续第二年调低国产玉米收购价格,旨在提振遭受危机的加工行业停滞的需求,消耗庞大的玉米库存。


  中国玉米价格全球最贵,令国内加工行业难以维系。政府准备把2016/17年度玉米收购价格再下调10%,至每吨1800元,约合每吨282美元。此前政府已经宣布将2015/16年度(10月到次年9月)玉米收购价格调低10%。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加工商使用玉米生产饲料、甜味剂和乙醇等。玉米收购价下调也将影响高粱、玉米酒糟粕和大麦等饲粮需求。北京的分析师称,考虑到库存庞大,国内玉米价格仍远远高于进口成本,政府需要调低玉米价格。


  行业人士表示,政府还可能向采购东北玉米的南方销区饲料加工商提供运费补贴。他们没有透露政府何时提供补贴。三位行业人士称,政府可能在明年初宣布新的收购价格。中国的玉米播种工作于3月份开始。


  中国玉米价格下调有助于制约国内加工厂对海外玉米的需求,令国际玉米价格承压下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某国有智囊团的分析师称,玉米及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将会低于我们早先的预期,可能比上年减少50%甚至更多。


  中国政府不得不逐步退出玉米收储项目,因为到明年4月份时,国内玉米库存可能激增至2亿吨,相当于中国全年的消费量。收储项目旨在保护农民收入,但是也导致过国产玉米价格高企,加工商和深加工商面临亏损。消息人士称,过去三年里多达60%的深加工产能关闭。


  今年9月份中国自2008年以来首次调低玉米收购价格。东北地区的深加工企业还获得收购国产玉米的补贴。这些措施有助于缩小国产玉米与进口玉米之间20%的价差,但是仍不足以消耗库存,或者鼓励饲料加工商以及甜味剂生产商等加大投资力度。


  不过,至少一家公司已经从原材料价格下跌中受益。亚洲地区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大成生化的官员称,上周公司已经开始恢复闲置的玉米甜味剂和赖氨酸生产线。到11月底时,位于吉林的赖氨酸生产厂将开足马力生产,年产能达到50万吨。


  但是养殖行业的需求低迷不振,可能制约提振诸多玉米加工企业的努力。一些家禽养殖户的存栏量正从禽流感疫情中恢复,中国生猪宰杀已经造成库存枯竭。中粮期货分析师称,玉米需求不会很快恢复到2012年创纪录的1.2亿吨。


  2016年小麦收储价格将延续稳定


  今年我国小麦价格下滑严重,小麦的国家保护价更是自2006年以来首次下降。数据对于人们来说也许只是枯燥的数字,但是它的的确确反映了市场不景气的状况,同时也说明农户们的收入在下降。


  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小麦价格弱势运行?2016年,小麦价格又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近些年,我国一直实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这项政策对稳定农民收益起到一定作用。此外,今年10月,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一政策的公布给市场预期带来了利好消息,国家政策的双重利好使小麦行情有了短暂的喘息。


  李红超:国家在5月底6月初宣布启动2015年小麦托市收购,给市场带来信心提振,短期内推动小麦价格上扬。但在5.31至9.30期间,托市收购进程缓慢,对小麦支撑作用减弱。10月12日国家公布2016年小麦最低保护价维持1.18元/斤(3级),给低迷的小麦市场带来利好消息,使得小麦价格再次上扬。


  据相关数据显示,受国家托市和最低保护价政策的影响,虽然小麦价格在上半年有小幅度上扬,但整体呈弱势运行。


  李红超:2015年小麦市场整体看上去呈现颓势,尤其5月份新季小麦上市后更显疲软。5月夏收之前,小麦市场价格在2540元/吨左右运行。5月夏收后,新季小麦从2100元/吨逐步上行到2480元/吨,在国庆节前市场价格维持在2400元/吨左右。国庆节后小麦市场价格出现大跌,截至到目前,价格在2300-2400元/吨之间。


  李红超告诉媒体,今年小麦价格弱势运行主要因为国家粮库轮换出库,新粮上市集中供应,下游面粉行业开机不足,国储收购进度缓慢等多重因素导致。而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农民的售粮心态比较宽松,惜售现象很少,由于国家的最低收购价至少高于市场价两分钱,各地的粮食收购商都不是很活跃。像往年那样坐地起价,囤而不售的现象基本上没有。


  河南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高级分析师申洪源:今年整体收购积极性要比往年弱了很多,市场价格也一直呈现一种弱势下行的一种态势,往年在收购的尾声的时候,市场的行情会有一个向上走的趋势,今年,从现在来看这个趋势还没有出现。


  后期小麦市场仍将维持弱势运行格局,今年底明年初受元旦、春节消费拉动,价格将呈短期上涨,但“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现象仍然会比较明显。明年新麦上市后的价格将更多取决于产量及品质,最低收购价政策仍会对市场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李红超建议种植户,及早出售手中的余量。


  李红超:若农民手中存有余粮,建议元旦、春节来临前进行出售,若不急于出售,那么可选择在元宵节后再选择合适时机出货。2016年小麦收储价格延续稳定,托市收购、种地补贴等政策照常运行。考虑到种地成本、种地收益以及粮食安全等多方面,2016年农户小麦种植维持跟往年一样的水平即可。

上一篇 : 我国“十三五”能源发展路径:瞄准清洁低碳

下一篇 : 2016年我国光伏行业迎来“十三五”期间的第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