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

钢铁业“十三五”发展三大主线透视

发布时间 2015-12-02 11:03:17 来源:中经纵横

据新华社信息,多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说已经过去的三年是钢铁业“冬天”的话,“十三五”将是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最严重、企业最困难的时期,也是转型升级压力最大的时期,即真正的“严冬”时期。


  统计数据证明了这一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粗钢产量6.1亿吨,同比下降2.14%;表观消费量则同比下降5.82%,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8.65%。粗钢产量下降在我国钢铁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这说明去年很可能是我国钢铁业进入峰值区的标志。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粗钢产量达到峰值以后,将在峰值附近波动,一定时期以后呈现下降趋势。


  “严冬”时期,钢铁业发展将遵循什么样的轨迹?业内人士分析,有三大比较明晰的主线值得关注。


  首当其冲的是去产能化。去年我国粗钢产量是8.23亿吨,按照以往GDP增长与钢铁消费强度的关系测算,“十三五”末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9亿吨以上,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指出,由于GDP构成中投资的比重不断下滑,以及随着技术进步,用钢减量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的钢材消费强度不断降低。2005年万元GDP消耗钢材200多千克,到去年只有110千克,平均每年降低12千克。考虑经济新常态的因素,“十三五”末这一指标将降到20—30千克。


  “中国钢铁消费的高点在8亿吨左右,乐观点估计,我们现在的产能多了四分之一。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消费量预计在6亿吨左右。悲观点估计,产能可能多了二分之一。”业内人士表示。


  由此看来,去产能化是钢铁业“十三五”的主要任务。由于去产能的速度赶不上钢铁需求下降的速度,“十三五”期间钢铁过剩局面不可能有根本改善,钢铁行业将维持低盈利的水平,部分长期亏损、资金链紧张的低效企业将因此出局。


  其次是补齐环保欠账和实现绿色发展。近年来,尽管我国钢铁行业的环保水平不断上升,但二氧化硫、烟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全国工业行业中所占比例却呈现扩大态势,分别从2005年的7.2%和11.6%,扩大至2013年的13.9%和18.9%,对环境带来的负效应加大。


  中钢协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指出,由于地区差异、技术装备水平差异、环保理念差异等因素,中钢协统计的会员企业中,落后企业吨钢排放量达到先进企业的十倍。在吨钢环保成本上,优秀企业比落后企业多出近百元。如果提高环保成本,很多钢厂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中钢协近期表示,部分钢厂前期环保欠账较多,势必成为环保部门重点监督检查的对象,而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保一票否决制将逐步成为“新常态”,钢铁企业应对新环保法给予足够重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加大环保资金、设施、技术等方面的投入,确保不踩“红线”,不越“雷池”。


  从这个角度看,环保最终将成为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等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一些钢铁企业将因环保不达标被迫关停。以节能求效益、环保求生存将成为“十三五”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主题。


  最后是拥抱互联网和多元化发展。考虑到钢铁主业的低盈利将维持较长时间,对钢铁企业来说,围绕主业发展多元产业或涉足新兴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是大势所趋。


  李新创指出,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多元产业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由产品竞争力向产业链竞争力迈进的必然趋势。优秀钢铁企业的多元化已不再是“三产”“服务公司”“安置再就业”的概念,而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的特点。


  在多元化的过程中,拥抱互联网是一个重要方向。此外,不少钢铁企业还积极开展钢材下游深加工项目,如武钢就收购了蒂森克虏伯的全球激光拼焊业务;或积极投入国家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马钢就组建节能环保科技公司,从事烟尘治理、工业污水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业务。

上一篇 : 国务院指出农村车市潜力及新能源车发展

下一篇 : “互联网+”浪潮 地板企业多方协调发展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