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点评 >
药品“带量采购”落地带来多重积极效应
发布时间 2019-01-24 08:51:28 来源:中经纵横
药品带量采购的靴子终于落地。日前,由国家医保局主导的“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在上海开标。所谓带量采购,即在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开展招投标或谈判议价时明确采购数量,让企业针对具体的药品数量报价,其目的是以量换价、降低药价和医保控费。与此前部分省级招标采购不同,这次招标采购方是11个城市组成的采购联盟,这些城市大型医疗机构集中,加起来约占全国1/3的药品市场,这次采购又被称为药品“国家第一标”。
此前,国家组织“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拟中选结果公布,正式对外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25个试点通用名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52%,最高降幅达到96%,其中22个试点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业内认为,带量采购将有效推动药价下降、刺激制药行业创新。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医药购销领域的灰色利益输送为各方诟病,由于国内药品从生产到患者手中,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而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加价,导致药品到患者手中的价格远远超出出厂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成为看病贵的症结之一。而销售代理制企业畸低的出厂价、自办销售企业畸高的推广费用都是公开的秘密,购销领域的混乱直接抬高了药品在临床使用时的价格,让探寻药品的合理价格成了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死结。
众所周知,药价偏高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带量采购则是酝酿已久的医改重要举措。在目前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低廉的情况下,降低药品成本是非常有效的降低患者开支的方法。从现实角度而言,药价整体上确实有较大下降空间。一方面,带量采购承诺及时还款、联盟采购方式降低了药品生产、销售成本,堵住了“二次议价”、回扣空间,给企业明确发出销售承诺和销售预期,能将药企从“带金销售”的无序竞争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对患者而言,相关部门承诺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确保中选药品进入医院并得到优先使用,保质保量且保证低价,通过取消质量分层,加大竞争,以量换价,最终达到让医保基金降低总体用药花费的效果。
药价虚高是国内医药领域存在的“顽疾”,相关部门虽屡次发力,但多被“降价死”的现实所消解。随着带量采购政策全面铺开,企业销售费用会相应减少,挤掉销售费用等“水分”正是实施带量采购的初衷。理论上来讲,药企获得带量采购订单,将带来药价平均降幅52%,企业能够节省60%以上的销售费用,最终药品生产企业仍有盈利空间,可谓“双赢”之举。
笔者认为,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涉及的相关品种会大幅降价,试点如果继续扩大,将会在更大范围内让民众享受到降药价带来的福利。(吴学安)
转自:中国商报
上一篇 : “新高”不易更应为开放喝彩
下一篇 : 从春晚广告金主看中国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