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点评 >
自主创新强肌体 大国崛起应有时
发布时间 2018-12-19 09:41:49 来源:中经纵横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不足600亿美元;经过10余年的复苏与发展,1990年达1165.73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7%;200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四位,在全球占比上升至6%;此后仅七年时间,在全球占比再次翻番,达12.3%,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二;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达18.4%,超过美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目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在26%以上,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0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崛起为全球经济持续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全球制造业也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中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工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当时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就是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得益于此,中国工业快速发展,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跃居世界前列,涌现出一批国际化经营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并形成了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从1979年为麦道公司加工生产DC-9飞机主起落架舱门的转包项目开始,中国航空工业紧跟国家对外开放的步伐,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内,随着合资合作等国际合作层次的不断深入,中国航空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到2017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国产客机C919在上海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工业大国尚不是工业强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先进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创新成为引领中国走向工业强国的根本动力。
如何能够实现创新?根据先进制造业国家多年发展的经验,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并经过多年的积淀而成。
日本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吸收其他国家先进制造的经验,并最终形成自身优势的国家。以汽车工业为例,二战后的日本汽车工业本来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东洋公司从原西德引进最新发动机技术,组织科研人员研发六年,终于试制出浸含铝合金碳材料,并生产出质量和产量压倒原西德的汽车。后来又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出小型、质量优良、价廉的汽车,从而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占据了优势。
我国工业企业也有很多相似的案例。经历了改革开放大规模引进技术和设备的阶段,直到现在还依然挺立在行业龙头位置的那些企业,都非常注重消化吸收,洋为中用的原则。上海宝钢在投产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位列国际钢铁业第一方阵,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之一。他们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成套设备引进之初便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并在消化吸收中围绕战略产品和核心技术链不断自主创新,每年都有一批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或替代进口,走出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成功之路。
中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自主创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消化吸收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路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的需求巨大,今后还需要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如果不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多做文章、做足文章,就难以尽快走出对外技术依赖以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在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坚定不移地把立足点从主要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移到开放型自主创新上来,多方努力,切实把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自主创新不仅是企业拓展市场、国家产业安全的需要,而且还是提升社会效益的需要。现在一些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的企业早期虽然不盈利,但是这些具有示范作用的项目对打破外国的垄断、降低进口和外企的产品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个效益不是体现在企业本身,而是通过降低市场价格打破垄断,使整个行业获得了效益。
钴-60这种同位素可用于食品和药品杀菌、医疗用品灭菌、辐射化工、工业探伤、放射治疗等诸多领域。以前国内需要的钴-60全部依赖进口,加拿大、英国和俄罗斯的供应商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2004年,国家高新示范工程钴-60国产化项目立项之后,整个项目的投资总预算9000多万元,一次性投资需要560万元。中核集团下属的同辐公司当时负责具体工作,其每年的利润最高也就500多万元。但公司上下没有退却,而是咬紧牙关、坚定信心,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得到成品,随后两年时间又投入商业运营,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长期的垄断与控制,扭转了长期以来国内钴源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奇高的局面,使供需关系得到了彻底改善。
历史反复证明,自主创新是实现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石。40年来,自主创新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兴盛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今后,它仍将是持续推动和不断实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第一要素。中国只有始终坚持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和优势,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记者 严曼青)
转自:中国工业报
上一篇 : 税收增幅为何出现“前高后低”特点?
下一篇 : 让绿色制造为稀土行业提质增效